安徽医科大学排名全国第几位
发布时间:2024-11-03 17:50:55来源:未知
近来许多同学都在了解安徽医科大学排名,大学排名能给同学们选择院校提供一个参考,从不同的排名标准,就可以了解不同院校的实力究竟如何,结合自己的分数更好地做出选择。我爱搜学小编为同学们整理了有关安徽医科大学排名全国第几位的信息,仅供参考。
2023年,安徽医科大学最新排名:安徽医科大学全国排名第197位,仅次于吉林农业大学;安徽省内排行第6名,仅次于安徽农业大学;全国医药类高校排名第17名,仅次于大连医科大学。
高校排名是多方面的,安徽医科大学实力究竟如何?在全国排名第几位?属于什么档次?
不同的机构,评估的标准和结果不同,以下为“软科”、“校友会”、“Qs”、“U.S.News”等各知名高等教育评级机构发布的:安徽医科大学历年排名榜,仅供参考!
一:安徽医科大学全国排行榜一览表(近三年)1. 安徽医科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安徽医科大学2022年全国排名第127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2022 | 127 | 安徽医科大学 | 安徽 合肥市 | 医药 | 省重点,保研 |
2. 安徽医科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安徽医科大学2022年全国排名第175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2022 | 175 | 安徽医科大学 | 安徽 合肥市 | 医药 | 省重点,保研 |
2021 | 175 | 安徽医科大学 | 安徽 合肥市 | 医药 | 省重点,保研 |
2020 | 240 | 安徽医科大学 | 安徽 合肥市 | 医药 | 省重点,保研 |
3. 安徽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QS版)
按QS中国大学排行榜看,安徽大学2020年全国排名第91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2020 | 91 | 安徽大学 | 安徽 合肥市 | 综合 | 211,省重点,保研,双一流 |
3. 安徽医科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U.S.News版)
按USNews中国大学排行榜看,安徽医科大学2022年全国排名第177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2022 | 177 | 安徽医科大学 | 安徽 合肥市 | 医药 | 省重点,保研 |
2021 | 160 | 安徽医科大学 | 安徽 合肥市 | 医药 | 省重点,保研 |
2020 | 138 | 安徽医科大学 | 安徽 合肥市 | 医药 | 省重点,保研 |
在安徽省内高校排名:安徽医科大学排在安徽工业大学之上,仅次于安徽农业大学,排第6位。
省内排名 | 院校名称 | 类型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5 | 安徽农业大学 | 农林 | 安徽 合肥市 | 省重点,保研 | 公办 |
6 | 安徽医科大学 | 医药 | 安徽 合肥市 | 省重点,保研 | 公办 |
7 | 安徽工业大学 | 理工 | 安徽 马鞍山市 | 省重点,保研 | 公办 |
详见:安徽高校排名一览表(安徽省大学排行榜2023最新名单)
三:安徽医科大学在医药类高校排名一览表(2023)在医药类高校排行中:安徽医科大学仅次于大连医科大学,排名第17位,排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之上。
医药类排名 | 院校名称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16 | 大连医科大学 | 辽宁 大连市 | 省重点,保研 | 公办 |
17 | 安徽医科大学 | 安徽 合肥市 | 省重点,保研 | 公办 |
18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广东 广州市 | 省重点,保研,双一流 | 公办 |
安徽医科大学是安徽省办学历史最早的高等学校之一,是安徽省第一所高等医科院校。学校坐落在有“江南唇齿,淮右襟喉”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合肥,承立德树人之使命,育精医报国之英才。学校是安徽省属重点大学,是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和安徽省共建高校,是安徽省第一批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和第一批综合改革试点学校。学校前身是1926年始创于上海的东南医科大学,1949年响应中共中央华东局“面向农村,走向内地”的号召,内迁安徽怀远。1952年定址合肥,改名安徽医学院。1985年更名安徽医科大学。作为安徽医药高等教育的发源地,学校始终是安徽省高等医学教育事业和卫生健康事业的开创者、孕育者和引领者。
学校创立之初,胸怀仁心医民、精医报国梦想的郭琦元、张锡祺、汤蠡舟、余云岫、李祖蔚、胡定安、陈邦典、万昕等一大批医学教育家在校任教,著书立说、陶育良医、康民济世。95年来,薪火相传的一代代安医人,始终秉承“好学力行,造就良医”的校训精神,弘扬“厚德至善,博学济世”的校风、“崇教、乐教、善教”的教风和“求真、求精、求新”的学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数以十万计的医学高等专门人才,涌现出以毛泽东主席的保健医生朱仲丽、被称为“中国手”的于仲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秦伯益、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德培、服务“两弹一星”工程的蒋本沂,临床药理学开创者徐叔云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校友。
学校拥有省部级科研平台41个,其中教育部/国家卫健委重点实验室4个、安徽省实验室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年度立项数在省属高校中率先突破百项。研究成果分别入选2010、201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和2012年度中国高校科技十大进展。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中国青年科技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4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6项、二等奖11项,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7项。先后在《细胞》《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自然遗传》等国际著名SCI刊物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