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重庆市工艺美术学校怎么样?好不好?
发布时间:2024-11-03 18:30:33来源:未知
重庆市工艺美术学校怎么样?好不好?重庆市工艺美术学校原名重庆市第33中学,隶属重庆市九龙坡区教委,1982年由高完中转向职业教育,1989年学校被确认为原重庆市首批重点职业中学,2003年学校顺利通过重庆市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调整、复查认定,再次被确定为重庆市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8年重庆市工艺美术学校由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一、学校规模
据重庆市工艺美术学校官网资料,学校占地面积37716平方米,有建筑面积26839平方米,新建教学综合楼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规划修建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截至2011年5月,重庆市工艺美术学校在校学生2017人,有三十七个教学班。重庆市工艺美术学校教育设施完善,建有一流的学生公寓楼、学生食堂和面积达4898平方米的塑胶运动场,为全校师生提供了一个舒适的生活及学习空间。
二、专业设置
据重庆市工艺美术学校官网资料,重庆市工艺美术学校“工艺美术”专业被重庆市教委确定为“重庆市中等职教示范专业”。同时,依据重庆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和重庆市九龙坡区委、区府建设以黄桷坪为中心的文化艺术教育特色片区的精神,重庆市工艺美术学校不断调整专业设置,改革课程结构,先后开设了数字动漫设计、电脑艺术设计、民间传统工艺、服装设计与工艺、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五个新专业。
三、办学特色
重庆市工艺美术学校根据学生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科技艺体节和第二课堂等形式,开展刺绣、漆画、陶艺、手工制作、合唱、舞蹈、球类等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实现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个性特长的培养。学校严格执行教学两个“六认真”,加强教研组管理,牢固树立向教育科研要质量的意识。以教研组为单位,抓校本教研、课程改革和课题研究工作,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重庆市工艺美术学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把最新的行业信息、培养标准引入课堂教学,夯实学生的技能水平。重庆市工艺美术学校全力打造美术教育特色,引进专业骨干技术人才,创建了“彩色云”动漫工作室、灵动漫画工作室、AK三维动漫工作室、髹艺坊漆画工作室,引进了博卡卡通公司等,与市场接轨,加强“工学结合”、“产教结合”,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提升专业技能。
四、校企合作
重庆市工艺美术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切实做好学生的实习实训和就业推荐工作。学校拥有充足的实习、实训设备、教学数据库和信息资源库,充分满足学生实习、实训需要。同时,重庆市工艺美术学校构建广阔的实习网络,与几十家大型公司、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已形成覆盖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二十多个省市的就业网络。
一、学校规模
据重庆市工艺美术学校官网资料,学校占地面积37716平方米,有建筑面积26839平方米,新建教学综合楼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规划修建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截至2011年5月,重庆市工艺美术学校在校学生2017人,有三十七个教学班。重庆市工艺美术学校教育设施完善,建有一流的学生公寓楼、学生食堂和面积达4898平方米的塑胶运动场,为全校师生提供了一个舒适的生活及学习空间。
二、专业设置
据重庆市工艺美术学校官网资料,重庆市工艺美术学校“工艺美术”专业被重庆市教委确定为“重庆市中等职教示范专业”。同时,依据重庆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和重庆市九龙坡区委、区府建设以黄桷坪为中心的文化艺术教育特色片区的精神,重庆市工艺美术学校不断调整专业设置,改革课程结构,先后开设了数字动漫设计、电脑艺术设计、民间传统工艺、服装设计与工艺、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五个新专业。
三、办学特色
重庆市工艺美术学校根据学生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科技艺体节和第二课堂等形式,开展刺绣、漆画、陶艺、手工制作、合唱、舞蹈、球类等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实现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个性特长的培养。学校严格执行教学两个“六认真”,加强教研组管理,牢固树立向教育科研要质量的意识。以教研组为单位,抓校本教研、课程改革和课题研究工作,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重庆市工艺美术学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把最新的行业信息、培养标准引入课堂教学,夯实学生的技能水平。重庆市工艺美术学校全力打造美术教育特色,引进专业骨干技术人才,创建了“彩色云”动漫工作室、灵动漫画工作室、AK三维动漫工作室、髹艺坊漆画工作室,引进了博卡卡通公司等,与市场接轨,加强“工学结合”、“产教结合”,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提升专业技能。
四、校企合作
重庆市工艺美术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切实做好学生的实习实训和就业推荐工作。学校拥有充足的实习、实训设备、教学数据库和信息资源库,充分满足学生实习、实训需要。同时,重庆市工艺美术学校构建广阔的实习网络,与几十家大型公司、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已形成覆盖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二十多个省市的就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