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加快解决基础教育资源向大城市聚集等问题
发布时间:2024-10-29 05:09:30来源:未知
教育部:加快解决基础教育资源向大城市聚集等问题
教育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寄托着亿万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必须把握好定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
7月29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这是一次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会议,必将开启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征程。
请介绍一下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召开的背景是什么?
郑富芝:这次会议是自2001年后国务院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主要有两个背景。
一是推动基础教育领域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去年9月,党中央召开了进入新时代以来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从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了全面部署。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二是推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基础教育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全国教育大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了《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对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系统设计,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基础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迈入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新阶段。
面对新时代新任务,需要推动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准确把握中央精神实质和改革发展方向,深入分析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深化综合改革,推动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切实落实好中央对基础教育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哪些成就?还面临哪些困难和问题?
郑富芝: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水平的同时,加快普及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着力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基础教育,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一是基础教育投入水平大幅提升。2018年,我国基础教育经费总投入29251亿元,比2012年增加了74.1%。国家实施了学前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工程、普通高中改造计划和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等一系列基础教育重大工程项目,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中小学和幼儿园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二是基础教育普及水平稳步提高。2018年,全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和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81.7%、94.2%、88.8%,分别比2012年提高了17.2、2.4和3.8个百分点;特殊教育在校生66.59万人,比2012年增加28.71万人,增长76%。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水平已经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三是基础教育育人水平不断提升。通过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在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方面取得了新进展,逐步办出了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基础教育,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基础教育还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基础教育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市特别是大城市聚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受不科学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影响,基础教育还存在过度追求升学率、追求名校的倾向;素质教育尚未有效落实,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对于这些突出问题,我们要予以高度重视,并通过深化基础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动解决,促进基础教育公平发展,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不断提高育人水平。
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工作重点任务主要包括哪些?
郑富芝: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三个文件,聚焦基础教育各学段面临的突出问题,明确了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李克强总理的批示和孙春兰副总理的讲话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当前要结合贯彻落实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围绕落实好中央三个文件的部署,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首先,要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要坚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推动多样化办学,为不同性格禀赋学生提供更加适宜的教育,促进普职合理分流,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满足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其次,要加快补齐基础教育短板。要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着力解决“乡村弱”“城镇挤”“大班额”问题,积极扩大中西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确保到2020年实现中央确定的基础教育各学段普及发展目标。第三,要着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要指导学校和教师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体验式等教学方式,加强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教学,打造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拓宽实践育人渠道,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第四,要完善教育评价体系。教育部正在组织研制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着力扭转以升学指标评价学校的办法,推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并积极稳妥推进中高考改革特别是命题改革,着力从根本上解决“指挥棒”问题。第五,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指导各地认真做好教职工编制核定工作,加大编制统筹,特别是解决好农村教师短缺问题,同时,认真落实教师各项待遇,确保中小学教师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应当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
您认为,要处理好社会普遍关注的素质教育与升学考试的关系、提高教学质量与减轻学生负担的关系,难点在哪里,应该怎样做?
郑富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搞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也不是不要升学率,但不能简单、片面地以考试成绩、升学率来评价学校、老师和学生,特别是不能以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禀赋特长、长远发展为代价,追求所谓的“教育政绩”。素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搞得好,学生的学科知识成绩必然也是好的。要遵循教育规律,追求在学生全面培养、全面发展基础上的“绿色升学率”。评价方式改革是扭转应试教育的关键,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和评价机制改革,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考试评价体系。
现在社会上对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议论比较多。总的看,对提高质量,大家的希望和要求是共同的,但对减轻负担,认识还不完全一致。有的认为应当加大力度持续推进减负,有的呼吁不要再减负,还有的甚至把提高质量与减轻负担对立起来,片面认为提高质量就得增加学生负担,减轻负担就会降低质量。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要减的是强化应试、超前超标教学等不合理的负担,对于必要的学习任务,该坚持的还是要坚持,以确保基本的教育水平。我们要实施好政策“组合拳”,通过提高质量、优化课程、规范校外培训、科学评价、社会协同减负,最终实现科学减负。
下一步,如何扎实推进基础教育重点任务落实?
郑富芝: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的三个文件已经明确了基础教育工作的目标任务,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各地切实抓好落实。
一是抓好宣传培训。通过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开展教育管理干部专题培训和推广各地典型经验等举措,使各地各校全面准确把握中央精神实质,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二是完善配套政策。教育部将按照中央部署,抓紧出台相关配套措施,同时指导各地尽快出台本地实施方案,进一步健全部门协同工作机制,把中央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政策要求细化、具体化,在组织领导、资金投入、教育改革等方面拿出有力举措,推出硬招实招。三是狠抓督导评价。探索完善教育督导机制,通过通报情况、跟踪检查、绩效评估、行政问责等手段,督促各地落实好中央决策部署。将贯彻会议精神纳入对省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重要内容,将有关要求细化到教育督导指标之中,并强化督导结果应用,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