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时间2024
发布时间:2025-01-04 09:27:32来源:未知
![江苏高考时间2024 江苏高考时间2024](https://www.jdidi.cn/images/a154.jpg)
江苏高考时间2023(几号到几号高考)
小编了解到,2023年江苏高考试时间有三天的时间,考时间是6月7日-9日。考试时间为三天时间。语文科目考试时长为150分钟,数学、外语科目考试时长均为120分钟,江苏高考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每科考试时长均为75分钟。
2023江苏高考时间及科目安排
江苏高考考试时间安排在6月7—9日。语文科目考试时长为150分钟,数学、外语科目考试时长均为120分钟,江苏高考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每科考试时长均为75分钟。
日期 | 时间 | 科目 |
6月7日 | 9:00-11:30 | 语文 |
15:00-17:00 | 数学 | |
6月8日 | 9:00-10:15 | 物理/历史 |
15:00-17:00 | 外语 | |
6月9日 | 8:30-9:45 | 化学 |
11:00-12:15 | 地理 | |
14:30-15:45 | 思想政治 | |
17:00-18:15 | 生物 |
江苏2023高考总分值设置为750分。考生总分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
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以每门150分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中外语科目含听力考试30分。
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均为100分,其中物理、历史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余科目以等级分计入总分。
2023江苏高考各科试题怎样估分
1.核对答案估分
对于大多数的学生而言,在拿到江苏2023高考试题的答案之后都会进行核对,而一般算出来的成绩也是八 九不离十,很多人都是依靠这点来进行估分。不过我们在区别江苏2023高考试题主观题和客观题的时候要注意,因为客观题的答案是确定的,但是主观题的分数就不是我们随意能够判断准确的。
2.参考模拟成绩
众所周知在参加高考之前我们都会进行三次模拟考试,基本上试题的模式都是按照高考进行的,如果说排除心理素质的原因三次成绩应该是有参考依据的,我们在高考之后估分也可以将其作为分析数据,这样的话能够避免我们离谱的估分情况,缩小江苏2023高考试题估分的错误空间。
高考必备学习方法有什么
注意提高效率
高三学生,最宝贵的就是时间,有限的时间要复习这么多科目,效率非常重要,不一定非要听每一节课,也不一定非要完成每一次作业。
注意习题练习
要知道高考最终是看学生的分数,分数是通过一道道考题来体现的。不乏有学生,复习的时候很认真,做题的时候很蒙圈,最终考出来的成绩很不理想。高三学生,一定要注意习题的练习,尤其是历年高考真题。
查漏补缺
有限的时间要做太多的事,最好的方法是抓大放小,排个优先级。对于历年重要考点要集中突破,尤其是自己不会的。数学不好,重点突击数学,物理不好,那就重点突击物理,偏科学生要注意平衡各科成绩。比如语文已经能考110分左右,那就少花一些时间,补补比较差的科目。
让教材滚瓜烂熟。
我在高三找到的一个看书的学习方法是回想法。对于需要我背诵或者特别熟练的内容,光看是没用的,记不住。我会在每看完一段之后合上书,自己把这一段写下来,或者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或者自己把这一段的知识结构整理写出来。当你能产出的时候,才是真正理解的时候。就这样一点点把所有教材全扫一遍。
高考前快速提高成绩的方法
1、题海战术,注意时间调整,不能无限做题,主要是做了题要有总结、理解 。
2、个人认为比较好提分的是数学和英语,语文短时间比较困难,理科生的话就生物多背,多注意细节很好提分。
3、物理分比较重,所以建议多练,至于化学,多看,但是注重理解。
4、还有就是考试技巧于心态问题,有的人是过于想考好,反而压力, 没考, 还有就是考试时间安排,把会做的做了。
高考前复习的学习技巧
1、能背诵的知识一定要背,背是最简单的。没有知识储备就没有答题基础。且基础又是最重要的。
2、要有错题本。做题不在做多在做精。
(1)把错题本身修正后总结题目背后所考的知识点。
(2)并且反复做题练习该知识点(可以上网搜集类似题目)。
(3)随后发散思维,把该知识点有关的其他知识点进行复习。
3、研究出题答题的逻辑思维。这个方法是我在高三提高英语时总结出的。如果基础较好,但是反复做题,反复总结,反复背诵后英语依然没有多大进步时可以考虑。由于不同的思维方式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需要搞懂灵活题目是如何得出答案的。
(不是指知识点错误而是思维方式不正确)使自己的思维尽可能考近考试出题人的思维。并且需要把思维路径做好笔记并且复习背诵。(我英语成绩起点100出头,通过每一次英语考试总成绩及不同题型分数排名对比,不断调整学习方法及学习方向,最后高考提分35左右)
4、专项练习,不断调整学习方向。哪里不会补哪里。
5、学会猜考点,有自己的学习框架与侧重点。除了掌握不会的知识也要学会掌握所谓重点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