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读语文必背篇目(高中文言文篇目及注解)
发布时间:2025-01-22 23:45:57来源:中职中专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高三复读语文必背篇目的问题,以及和高中文言文篇目及注解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高三文言文冲刺
1.高中语文基础要怎么提高,文言文也很差
冲刺复习【语文】之【现代文阅读】:平时我虽然对语文有很大的兴趣,但也像大多数同学一样很厌烦考试时的阅读题,总感觉把握不好。
相信很多同学也有跟我一样的困惑:文章并不是看不懂,而是它所问的问题不知该如何回答。其实,这只是一个答题技巧的问题。
对于这类问题,根据自己摸索的经验,总结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即,研究参考答案。在此,我要说明一下,这里所说的研究参考答案,是指研究高考题的参考答案。
不必贪多,要少而精。以今年考生为例,只需要把去年的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拿来,先自己做,做完一定要跟参考答案对照,并仔细研究参考答案中的措辞。
包括其思路,要点。只要你能坚持看完全国的二十几套试卷,并认认真真好好分析所给的参考答案,我相信你一定会受益匪浅。
并且你还会发现,问来问去,也就那么几类,答案也基本上一个思路。只要你能认识到这一点,就说明你的复习是有效的。
另外,有几点需要注意的。首先,做阅读题一定不要写废话。
有的同学有这样的误区,总以为写一大堆上去,再怎么也能碰上一两个要点。其实不然,这样反而说明你心虚,不会做。
因此,你必须言简意赅。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这也是我学习过程中最大的体会。希望大家能注意。
其次,答题时一定要思路清晰。要像写作文一样,有主有次,条理分明。
必要时候还可以用数字标明。但一般不建议这样。
最好是一条横线写一点。这样既清晰又有层次感,老师看着也轻松。
最后,再说明一点,就是一定要注意顺序。根据自身体会,我觉得先看题再读文章会比较有效率。
因为有时候,也许上一题的答案就在下一题的题干中。再者,这样也能兼顾全局,更好得把握时间。
现代文是语文考试的重点,也是难点,是最不好把握的一点。希望大家在这上面能多花点功夫。
有问题大家也可以提,我会尽量作答,有什么事可以加我QQ联系。以后会陆续讲到其他几个板块,诸如诗词鉴赏,古文阅读,基础题,包括作文,创新题等等。
由于本人社科文阅读较差,故在此不作讲解(高考时就因为社科文阅读而错了一个选择题,至今郁闷ing)。趁中午休息时间,我再讲讲关于诗词鉴赏的复习。
由于还有二十多天就要高考了,在此先提醒各位同学,这段时间一定要把心态放平和。此外还要多休息,但一定要形成规律。
复习时要把主要精力放到基础上去。把最基本的东西烂熟于心是最重要的。
冲刺复习【语文】之【诗词鉴赏】诗词鉴赏是考试中的另一个难点内容。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诗词鉴赏真可谓一着不慎,则全盘皆输。
其实诗词鉴赏考察的东西也都是基础知识。最基本的问题有:一些常用技巧的说明,对某些字词的分析等等。
解决这些问题,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把握住一句话,这也是古人对诗歌的评价:作诗不过情景两端。作诗不过情景两端。
看似简单,实则指明了鉴赏诗歌的方向问题。即从情与景出发,看作者写了何景,含了何情。
做诗词鉴赏的一般步骤是:先读诗,通读一遍,大致明白诗人写了哪些东西,以及最基本的感情。再尝试用白话“翻译”出整首诗歌。
接着再看题,题目通常会这样问,诗中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写了哪些景物,作答时尽量用诗中原话,并尽量简洁明了。
再分析诗人表达了什么感情。这里一定要注意,作答时一定要联系景物特点,最好能看出“一景一情”。
即什么景物就表达了什么感情。当然,这里也需要一定的积累,某些特定意象所表达的感情都是不用多想的。
一般还会碰到这样的问题,某字用的好,请分析好在哪里。或是将某字替换行不行,并说明理由。
这类问题其实比较简单。首先要将该字的意思说明,再分析该字在诗中的含义,再将其替换字的意思说明,并且将二者对比,说明用某字可以表达出什么感情,而用另一字就表达不出等等。
还有一类题型就是将两首诗歌作比较阅读,这是命题的趋势,也是值得引起注意的一点。对比鉴赏实际上是把难度降低了。
因为从对比中是最容易发现问题的。这类题目没什么特别的技巧,一般就是老老实实按照题目要求来,再结合上面讲到的方法,一般是万无一失的。
最后强调一点,那就是开始说的“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做诗词鉴赏时,一定要把握好整首诗的感情基调,否则一旦出现问题,则后面的答题都会风马牛不相及。
把握感情基调一点,下次再展开着重说明。另外,诗词鉴赏与现代文阅读一样,都要做到简洁,条理清晰冲刺复习【语文】之【作文】作文是考试中分数最重的一题,也是灵活性较大的一题。
对于作文,常见问题有:时间不够,读不懂题意,立意犹豫不决,不知如何开头等等。时间不够的问题比较好解决。
建议考试时准备一个时钟,并不是频繁地盯着看,而是做完一个板块,看一次,在遇到不会做或是一时想不起来的题时,一定要看时间,上面已经讲到,作文一定要保证有40~50分钟的充裕时间。这是可以人为调节的。
读不懂题意的问题是最不好解决的问题。因为写作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审题。
但是,往往会出现不知题目所云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我们仔细看题了。
即逐字逐句地看题。仔细揣摩出题人的意图,当。
2.高考语文冲刺你是应届考生吗?如果是的话,那你现在的时间就有限,想要再次细节性的复习已经没多大可能,比较离高考越近,你的心里压力越大,越急躁,所以我觉得此时你可以系统性的复习,我高考语文考了一百一十多,我觉得吧,诗词填空的积分是你必须抓住的分,因为它是最容易得分的地方,而且高考大纲中也给你列了清单,你可以照着复习,但是别全部复习,找一些你这学习考试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要记住那些名句但是一定不要忽视其他一些在文中比较有语言特色的句子!第二,就是语文基础分了,读字,判断字对错,判断句子对错,这些都是高考比较容易考的地方,你可以总结过去做过得试卷中出现的,最好是记住你错的,对的嘛就简单过一下就行了,这关键要在与你平时积累,第三,就是短文阅读,和诗歌鉴赏,这需要你大量的做题来提高,你可以学学老师给的答案范文中,回答问题的那些固定的回答模式和词语搭配,这样即使你在高考中答错题,阅卷老师也会因为你回答条理清晰和规范而给分,第四,就是小写作和大作文,这就需要你的语言组织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你要先明白你要写什么,你想表达什么,考试时你会很紧张,有时脑子里想的和写的会变成两样,所以你最好先在稿纸上写出你要表达的目的和你想要的修辞手法还有你要用的事例,这样你就能在短时间内有个构思时间,这样虽然会浪费点时间,但是你在后期的写作时,就能一气呵成的完成,这样总的来说你比那些拿起笔就写的人要节省不少时间!
其实,在遮一个月里,你需要不断的复习你做过的试卷或者题目,总结,总结,再总结,这样你就能做题不乱,多看多做点基础题和一些创新题,这样在考试中就能应付变化,不会乱了阵脚!还有就是多背背诗词,抓住诗词填空这几份!
呵呵。。。。最后祝你在高考中取得个好成绩,加油哦!
3.高考语文怎么冲刺高三考生学语文关键在于积累。
我看过一个博客不错,就是李晓鹏的新浪博客,博客中有高中语文的学习经验总结,还有高中语文的各个方面的学习指导,很实际的哦!我刚上高中的时候,语文也不好,看了这个博客给我的启发很大,还带懂我学习了其他的科目,你也可以看看啊!学习语文不要害怕语文,更不要太紧张,语文并不难的,每天多读课文,而且多借鉴别人学习语文的方法,多练习写作功底,多读优秀的文章。很容易就会提高上去的,积累也就需要大量地阅读与背诵,当我们空闲的时候,读一读好的书籍不仅能丰富知识,还能陶冶你的性情。
不懂就要问,特别是读课外的古文言文,古诗、词时,其中有些字、词、句我们不能完全理解的,这就需要去查工具书,如果工具书中查不到,或者查了之后仍然不太明白,就要及时去问老师,相信自己,努力,加油哦。
4.高三了,该如何复习语文多阅读,扩大知识面。
对各科都有这个要求。语文高三时多看一些美文,强烈推荐《读者》杂志,有启发的东西摘抄下来。
语文关于各科的学习方法,按照高考的顺序来说,先做语文,我的语文老师就有一个说法,如果把语文区分一下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应试的语文,第二种是生活化的语文,也就是语文的语文。先说第二种语文,这种语文就是生活中的语文,每天每时都在学习语文,可以说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而学习语文,它覆盖的范围很广,包括平时的阅读,对自己表达能力的提高,甚至很日常化的,或者记日记,或者是写一些最感兴趣的内容,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这语文是更重要的,它能够起到根基的作用,起到提高自己语文素养,也有利于我们更好提高应试语文的水平。
另外一种是应试语文,学习应试语文的恐怕是高三最后一年,或者是高三最后一个学期的事情,每个老师都会进行怎么样应对试卷,怎么样全面地、系统地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非常系统地学习,所以前面基础题的语音、焦点形成等等入手,虽然这是一个繁琐得不能再繁琐的工作,但是由于这个阶段对最终提高语文成绩有非常大的帮助,回头我们一定要不厌其烦地把握好,另外要在老师的帮助下,非常系统地把各个知识点切实落实好,比方说复习语音的时候,最好再适当地做一些课外练习,可以做一个归纳整理的工作,比如说可以按照偏旁相同的字,比较容易错的可以整理在一起的,或者用C开头的,或者D开头的整理在下来也可以,毕竟除了大家在语文的练习上一定要把握好量,而且我们的知识点,比如说复习语音非常容易忘记,所以要经常复习,建议大家在一个月或者半个月就要回顾一次,把之前做好的、整理好的笔记翻出来看一遍,在之后的练习中如果做到你不会读或者不会读的字,你可以加上你的笔记里面,没事翻一翻会加强你的学习效率。再说说作文,作文的分值是60分,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语文高考的胜败。
这一点尽管老师在考题的时候一再强调,可是我是直到进入高考语文考场之后才深刻的体会,当然活生生的例子就坐在你的现象,就因为一篇高考作文花8个月时间有点长,所以我差点放弃这次高考,之后的语文考试,我就抱着考不好就复读的心情去考的,而且因为作文的失误,我想名牌高校我的同学之中也不少,所以大家一定要非常重视作文,不光高考语文的成绩,而且在高考考试顺序上,语文是首科,所以会影响各科成绩的发挥,也会影响到整个高考的成绩,说得严重点就会影响到同学们前途命运的问题,所以一定要把作文抓好。关于怎样写好作文,首先刚才说到生活化语文,就是在平时多做积累,到高三并不是什么事情做不了,作文写得不好的同学,我建议可以看一些开头结尾,在高考考场上要照搬照套套上去,有些东西你积累了,你到考试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运用起来。
对于刚升级高三的新同学来说,高三生活,是兴奋中的紧张,是期待中的陌生。高三阶段的语文学习,作为中学学习生活的冲刺阶段,在课堂形式、学习要求、学习方法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如何做好相关认知准备,及早调整学习心态,尽快适应高三学习生活要求,将直接影响到学习成效。高三语文的四大重点高三阶段语文学习要求的最明显的变化,主要是对应用意识的要求更高了。
要求运用母语文化相关知识解决语言环境下的具体问题,提高学生独立获取(即听、读)或传递(即说、写)语言文字载体信息的能力。对语文基本能力指标要求则主要是语言思维的准确、全面、严谨、得体。
因此,高三语文学习的重点主要有四大方面:深厚的人文积淀;解读古今文本的语感水平与基本方法;独到、深刻、全面地认识事物的眼光;恰当、完整表达真情实感或主观见解的基本规范与技巧。语文复习的四方面准备据此,高三语文学习的认知准备,大体在以下几方面:首先,你要根据自己的强势与弱势情况,尽快给自己量身定做一套适合你自己的学习目标及达成目标的具体计划,扬长而使之成为强势智慧,补短而使之有较大提高,以增强综合平均实力。
目标不妨定高一些,挑战自我,以使自己处在亢奋状态,“求其上,得其中”。但计划要实在一些,自己可做到能完成。
比如,每天几点钟做一则文言短文;哪几天早上背诵文学常识、文化常识,什么时候背诵哪篇诗文等等。其次,规划自己的人文积淀结构,然后客观评价自己,及时补漏补缺。
该强记的要及早背诵,比如,上海三套高中语文教材共同要求背诵的七篇文言篇目必须熟背且理解记忆(即《饮酒》、《与朱元思书》、《师说》、《六国论》、《阿房宫赋》、《琵琶行》、《梦游天姥吟留别》);语文基本常识储备方面,要有一个纲目清晰分明的知识网,它至少应该包括自然系列、文化系列、文学系列、艺术系列、哲学系列、科技系列、社会人生系列等几大板块。积淀起这样一个人文知识结构体系,你在考试展现才情时会更有底气,“腹有诗书气自华”,在读写能力的考察时,才有一定的优势。
以“自然系列”的储备为例,我们应该了解一些天文地理、人文地理基本知识(世界著名旅游胜地、著名自然景观等);储备一些咏。
5.高三励志文言名句表示努力过无论结果如何都不后悔的1、摒弃侥幸之念,必取百炼成钢;厚积分秒之功,始得一鸣惊人。
2、天助自助者,你要你就能。
3、抢时间,抓基础,勤演练定有收获;树自信,誓拼搏,升大学回报父母。
4、不为失败找借口,要为成功找方法。
5、脚踏实地,心无旁骛,珍惜分分秒秒。紧跟老师,夯实基础。
6、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7、勤学,勤思,勤问,苦钻
8、决战高考,改变命运。屡挫屡战,笑傲群雄。
9、看人生峰高处,唯有磨难多正果。
10、拥有知识改变命运,拥有理想改变态度。
11、你想是怎样的人,你就是怎样的人;你想成为怎样的人,你就会离这个目标不会太远。
12、不要回避哪怕是一个简单得不好意思的问题,其实它对你很重要,其实它对别人也是一个了不起的难题。
13、争分夺秒巧复习,勤学苦练创佳绩”、“攀蟾折桂,舍我其谁”
14、狠抓基础是成功的基础持之以恒是胜利的保证
15、精神成就事业,态度决定一切。
16、精神成人,知识成才,态度成全
17、山高不厌攀,水深不厌潜,学精不厌苦:追求!
18、时,忘物,忘我。
19、实,朴实,踏实。
20、努力造就实力,态度决定高度。
21、辛苦三年,幸福一生。
22、起飞翔,路在脚下。
23、不经风雨,怎见彩虹?
24、我自信,我出色:我拼搏,我成功!
25、拧成一股绳,搏尽一份力,狠下一条心,共圆一个梦。
26、努力就能成功,坚持确保胜利。
27、回忆很美,尽管过程艰辛:也许结果总有遗憾,但我们无愧于心。
28、遇难心不慌,遇易心更细。
29、学练并举,成竹在胸,敢问逐鹿群雄今何在?师生同志,协力攻关,笑看燕赵魁首谁人得;
30、快马加鞭,君为先,自古英雄出少年。
31、高三高考高目标,苦学善学上好学。
32、作业考试化,考试高考化,将平时考试当高考,高考考试当平时。
33、今天多一份拼搏、明天多几份欢笑。转自柠檬美文网经典语录
6.文言文怎么提高关键是你的兴趣,语感,和平时的积累,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提高的,也不能靠死记硬背.从小古诗词,古文看多了,自然就有了语感,即使遇到一篇没看过的古文,也能明白它的意思,但是如果对文学压根没有兴趣,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我上高中的时候,文言文是我最喜欢的,每次考语文我第一个就做文言文阅读,而且我语文课都不用听的,这个和我从小爱看这些书有关.你可以试着强记几篇长的古文,当然你记的时候要尽量去理解,可以闭上眼睛想象作者所描述的画面或者情景,如果记不住,可以反复大声诵读,找到语感.不要以为背古文没有用,其实在潜移默化中可以提高你对关键词语的领悟,久了,理解能力就会提高.。
7.高三语文有什么冲刺复习法语文:注意经常和老师交流文理科高考状元李欣:在距离高考只剩三个半月时间时,语文的复习就不应该只把重点放在语文素养的提升,还应重视应试技巧能力的训练。
知识积累固然重要,技巧锻炼不容忽视,二者不可偏废。尤其基础知识客观选择题需要大量练习来摸索套路方法,阅读鉴赏也应学会答题角度、方式、答案分层等等。
语文复习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就是无论基础知识还是作文,都需要经常与老师交流,请老师评价自己的试卷、作文,找清发展方向,制定合理计划。尤其作文训练,务必做到勤练勤问,在已有基础上不断修改补充,实现自己最好水平的展现。
文理科高考状元赵楚然(北京大学):到了高三,尤其是高三下学期,同学们应该对字音字形及熟语应用进行进一步的归纳整理,经常翻阅巩固,做到熟练。例如,可以将各次考试中相关的题目进行归纳,找到自己的易错点。
文言文阅读部分,同学们可以对常用的实词虚词的词义及用法进行记忆,并对一些文言文中的特殊用法进行总结。
8.高考语文怎么冲刺呢素养不够技法补上高考语文复习已经进入第二轮查漏补缺阶段了。
都昌其说,语文考的是学生语文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还有情感价值观的体现。还是要做好看和读的功夫。
看,主要是进行课外阅读,可以增加积累;读,主要是诵读,特别是文言文和诗词,主要是为了保持语感。都昌其指出,语文素养十分重要,主要体现在考试的阅读和作文上。
素养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写作文时就会注意语言规范性和流畅性,还会讲究立意和创新,达到“语言之美,构思之巧,立意之深”的要求,但这些都要靠学生平时积累。但有些学生语文素养不够,怎么办?都昌其提醒,素养不够可以用技法来补,技法主要体现在答题的结构、思路和语言上,比如,做阅读题的时候,一些题目可以当作样板题,按照其解题思路,记住其答题的格式去做,写作文时多点整齐句式和注重语言结构。
作文是语文拿高分的重头,要想提高作文能力就多练、多写和多评。都昌其说,这个评不只是要评别人的作文,也要评自己的作文。
特别要重视老师的讲解,从讲解中进行反思。除此之外,写作文要有自己的基本思想,多收集一些时事性的思想观点。
每一分钟对应每一分都昌其认为,要想语文拿高分,首先必须确保基础题不能丢分,其次阅读要多拿分,最后作文不能少于48分。攻克基础题重在回归课本,以前做过的题目要重新看;作文重在积累素材,但套范文就没必要了,要有个人的思考。
考试难点主要在诗歌和阅读上,必须先读懂,读进去才行。在考试时间分配上,都昌其认为:语文试卷150分,刚好考试时间150分钟,平均是每一分钟对应每一分。
“作文是60分,须用一个小时,如果还不够,只能从基础题那里挤分。”他说,有两类学生容易考试的时候做不完题目,一类是执着型的,一类是完美型的,前者如果遇到一些知识不懂,就会一直在那耗时间,得不偿失;后者则是追求做题完美,也很容易完成不了。
这种做法我们不提倡。老师注意为学生精挑有用的素材都昌其告诉记者,现在执信中学的语文科复习,除了上课对一些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外,老师还会找学生一对一辅导,从跟学生的聊天中发现问题,还会从作业和试卷上看学生的答题思路是否对头,再有针对性地找学生进行讲解。
“不过查漏补缺总是补不完的。老师还要注重从心理健康上对学生进行指导。”
至于复习素材,都昌其并不赞同做市场上五花八门的题集。他指出,首先,老师一定要以“我”为主选择素材。
“我”是指学生,一定要根据自己学校学生的特点选择素材,编写复习资料,这样复习才更有主动性和科学性;其次,老师要加强高考阶段的管理,盯紧自己学生的学习情况;再者,老师也要对高考有深远的思考,精挑细选素材,给学生真正有用的东西。“我们现在多数是用自己学校出的题给学生做,让学生保持做题的感觉,此外也多留些时间给学生反思。”
高中文言文篇目及注解
1.高中文言文重点篇目必背词语解释和句子翻译
要求背诵的古文重点语句翻译《赤壁赋》〉重点句翻译: 1、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译文:任凭小船自由漂流,越过茫茫的江面。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译文:(这声音)能使深谷里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孤独小船上的寡妇悲泣。
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译文:这不是曹操被周瑜围困住的地方吗? 4、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译文:本来是一代的英雄豪杰,但如今在哪里呢? 5、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译文: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驾着一只小船,举杯互相劝酒; 6、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译文:流去的水像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月亮时圆时缺,像那样(不断地圆缺),但它终于没有消损和增长。
7、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译文: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东西)。
《屈原列传〉〉重点句翻译: 1、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译文:(他)学识广博,记忆力很强,对国家治乱的道理明晓,对外交辞令娴熟。
2、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译文:屈原痛心楚怀王听力不明,谄媚国君的人遮蔽了楚怀王的眼睛,邪恶的小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端方正直的人不被昏君谗臣所容。 3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译文: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治乱的条理,没有不完全表现出来的。 4、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译文:秦惠王把这件事当作了忧患,于是就派张仪假装离开秦国,拿着丰厚的礼物送给楚国作为信物,表示愿意侍奉楚王。
5、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译文:就其文字来看,不过是寻常事情,但是它的旨趣是极大的,列举的事物虽是眼前事物,但是表现的意思却很深远。 6、人又谁能以身人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译文:一个人,谁又能用洁净的身体,去受浑浊脏物的污染呢? 7、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译文:然而都效法屈原的说话得体,善于应酬的文辞,但始终没有人敢于直谏。《滕王阁序〉〉重点句翻译: 1、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译文:雄伟的州城,象雾一样涌起,英俊的人才,象繁星一样的飞驰。 2、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译文:文词宗主(文坛领袖)孟学士,文章的(辞采)气势像蛟龙腾空,凤了凰起舞;紫电和青霜这样的宝剑,出自王将军的武库里。 3、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译文:使贾谊遭受委屈,贬到长沙,并不是没有圣明的君主,使梁鸿逃匿到齐鲁海滨,难道不是在政治昌明的时代? 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译文:年纪虽然老了,但应当更有志气,哪里能在白发苍苍时改变自己心志?境遇虽然困苦,但节操应当更加坚定,决不能放弃自己远大崇高的志向。
1.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六国灭亡,天下统一。蜀山树木被砍伐一空,阿房宫才得以建成。
2.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一旦国家破亡,不能再占有(金玉珍宝),都运送到阿房宫中。(从此)便把宝鼎当作铁锅,把宝玉当作石头,把黄金当作土块,把珍珠当作砂砾 3.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于是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刘邦攻破函谷关;项羽放了一把大火,可惜那豪华的宫殿就变成了一片焦土! 4.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5323533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
灭秦国的是秦王自己,不是天下的人民。 5.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秦国的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的灭亡而哀叹,却使后代人为它哀叹;如果后代人哀叹它而不引以之为鉴,那么又要让更后的人来哀叹他们了。 6.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从骊山的北面建起,并向西曲折延伸,一直通到咸阳。 7.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长廊像腰带,迂回曲折,屋檐高挑,象鸟喙一样在半空飞啄。(这些亭台楼阁,)各自凭借不同的地势,参差环抱,回廊环绕象钩心,飞檐高耸象斗角。
8.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那长桥卧在水面上(象蛟龙),(可是)没有一点云彩,怎么会有蛟龙飞腾?那楼阁之间的通道架在半空(象彩虹),(可是)并没有雨过天晴,怎么会有虹霓产生? 9.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为什么搜刮财宝时连一分一厘也不放过,挥霍起来却把它当作泥沙一样呢?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
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计较他生年比我早还是晚呢? 3.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现在的许多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为羞耻。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味。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不理解。
2.高中语文文言文必背篇目我只有江苏省的(各个省应该差不了太多吧……)
苏教版
2012江苏《考试说明》规定背诵篇目
1劝学(节选)(从“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用心躁也。”)
2师说
3赤壁赋
4阿房宫赋
5念奴娇·赤壁怀古
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离骚(节选)(从“帝高阳之苗裔兮”→“来吾道夫先路”)
8蜀道难
9登高
10琵琶行
11锦瑟
12虞美人
13逍遥游
14氓
以上是高中部分
还有初中部分要的话说一声
一般江苏省高考是8句默写,4、5句高中部分的,2、3句初中部分的,还有1、2句课外名句要自己积累
哎~也有极少情况出现像今年江苏高考这样,没有课外名句……
希望能有帮助
3.高中语文必背文言文篇目高中语文必背文言文篇目有:
声声慢(寻寻觅觅)、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永遇乐(千古江山)、扬州慢并序、长亭送别(节选)、逍遥游(节选)、劝学(节选)、屈原列传(节选)、陈情表、滕王阁序(节选)、师说、阿房宫赋、六国论。
游褒禅山记、前赤壁赋氓、离骚(节选)、迢迢牵牛星、短歌行(对酒当歌)、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山居秋暝、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兵车行、蜀相、客至、登高、登岳阳楼、石头城、琵琶行序、李凭箜篌引。
过华清官(长安回望绣成堆)、锦瑟、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雨霖铃(寒蝉凄切)、桂枝香(登临送目)、念奴娇(大江东去)、鹊桥仙(纤云弄巧)。
扩展资料:
我国的古典诗文包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美德与情操,是融汇人文精神和自然科学等诸多知识的结晶,兼容了德育、智育、美育等功能。
同时,经典古诗文又是中国文化的最好载体。大量阅读古诗文,必将受到民族精神的感召。优秀的传统文化必将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必将帮助我们完善自身人格修养、提高文化品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高中生必背文言文40篇
4.高中文言文背诵篇目我是天津的高三毕业生我们这届是第一年课改这是我们要背的课文
你参考一下吧据我了解现在北京也是用的新课改教材
背诵篇目建议
必修(一)
1.沁园春长沙——*** P3
2.兰亭集序——王羲之 P19
3.赤壁赋——苏轼 P22
必修(二)
1.氓——《诗经》 P21
2.离骚——屈原 P24
3.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P33
4.短歌行——曹操 P33
5.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P34
6.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P36
7.荆轲刺秦王(“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终已不顾”)——《战国策》 P38
必修(三)
1.蜀道难——李白 P45
2.秋兴八首(其一)——杜甫 P47
3.咏怀古迹(其三)——杜甫 P47
4.登高——杜甫 P48
5.锦瑟——李商隐 P52
6.马嵬(其二)——李商隐 P52
7.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P55
8.劝学——《荀子》 P57
9.过秦论(“及至始皇,…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宜 P59
必修(四)
1.望海潮(东南形胜)——柳永 P41
2.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 P42
3.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P43
4.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 P44
5.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P45
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P46
7.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 P48
8.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P48
9.廉颇蔺相如列传(“既罢,…为刎颈之交)——司马迁 P69
必修(五)
1.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 P25
2.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声断衡阳之浦”)——王勃 P29
3.陈情表——李密 P36
5.高一文言文的原文翻译和注释由于什么有敏感词语,不适合发表,课文原文和翻译无法贴出来,请见谅,或是给个邮箱,给您传过来,下面只是几课的注释。
《烛之武退秦师》课文注释:①晋侯:晋文公。秦伯:秦穆公。
②无礼于晋:指晋文公为公子时在外逃亡,经过郑国,郑文公没有按礼节接待他。③贰:有二心,郑自庄公以后,国势日趋衰落,它介于齐、晋、楚国、三大国之间,看谁势力强就依附谁,有时依附一边,又暗中讨好另一边。
④函陵:郑地,在今河南新郑县北。⑤泛(fán)南:郑地,在今河南中牟县南。
(6)若:假如。⑥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⑦以乱整易,不武:用散乱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⑧说:通“悦”《荆轲刺秦王》课文注释:(1)秦王必说见臣:说,同“悦”。说见:高兴地接见。
(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穷:走投无路,犹如“追穷寇”之“穷”。古代缺少衣物钱财一般叫贫,不得志、无出路叫穷。
困,困窘。樊将军“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可见“穷困”。
私:自己的(事情)。意:情意。
全句意为: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情而伤害了长者的心意。(3)见陵:被***。
(4)乃今得闻教:乃,语气副词,表转折。教:指教。
全句意为:而今才听到(您的)指教。(5)函封之:函,盒子。
这里名词作状语,表示“用盒子封”。全句意为:用盒子把它(樊於期之首)封起来。
(6)乃为装遣荆轲: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7)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现在(是)拿着一把匕首进入凶险难测的***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是因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一同去。
(8)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愿意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民,(燕王)排在诸侯的行列,供应、贡献、赋税和郡县一样,只要能奉守祖先的宗庙。给(jǐ),供应,供给。
职:贡赋,赋税。(9)北蛮夷之鄙人:北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人。
蛮夷:古代泛指少数民族。鄙:边疆,边远的地区。
(10)负剑:背剑,即把剑推到背上,以便拔出。《鸿门宴》课文注释:1、注音旦日飨士卒(飨,xiǎng,用酒食款待)鲰(鲰,zōu,卑微,浅陋)生说(读“shuì“劝告,劝诫)我曰奉卮酒为寿(卮zhī,酒器)戮(戮,lù联合,一同)力瞋(瞋,chēn发怒时睁大眼睛)目目眦(眦,zì眼角)尽裂按剑而跽(跽,jì,挺直上身,两腿跪着)彘(彘,zhì,猪)肩刀俎(俎,zǔ切肉用的砧板)不胜桮杓(胜shèng,桮bēi,杓sháo,桮,同“杯”。
杓,同“勺”,酒器)沛公欲王关中(王wàng,称王) 2、通假字成五采(“采”同“彩”,是彩色的意思)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要项伯(“要”通“邀”,邀请)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的意思)不可不蚤来(“蚤”通“早”)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具”通“俱”,都)不者(“不”通“否”)沛公奉卮酒为寿(“奉”通“捧”)秋豪不敢有所近(“豪”通“毫”)拔剑切而啗之(“啗”通“啖”) 3、词性活用 A名词用作动词籍吏民(造户籍册或登记)吾得兄事之(侍奉)范增数目项王(使眼色)若入前为寿(上前)刑人如恐不胜(用刀割刺)道芷阳间行(取道)沛公欲王关中(称王) B名词用状语于是项伯复夜去(连夜)吾得兄事之(象对待兄长那样)日夜望将军至(每日每夜)常以身翼蔽沛公(像翅膀那样)头发上指(向上)道芷阳间行(从小路) C动词使动用法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从百余骑(使……跟从)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使……进来)拔剑撞而破之(使……破)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使……回去)樊哙侧其盾以撞(使……侧过来) D形容词用作动词素善留侯张良(交好)秋豪不敢有所近(接触,污染) E形容词用作名词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急事)君安与项伯有故(老交情) 4、古今异义沛公居山东时(山东古义:崤山以东今义:指山东省)约为婚姻(婚姻古义:结为儿女亲家今义: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古义:不同一般的事今义:副词,很、非常)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河南,河北古义:黄河以南,黄河以北。今义:河南省,河北省)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古义:道歉。
今义:感谢) 5、重点记忆沛公军霸上(驻军)古意即为驻军,并非名词作动词。 6、句式解析(1)判断句①.用“……也”表示判断此天子气也。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②.用“……者,……也”表示判断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亚父者,范增也。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③.用“……也”表示判断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④.无标记表示判断此亡秦之续耳。(2)倒装句①.宾语前置今日之事何如?。
6.高中必备64篇古诗文篇目(标题即可)必背古诗文目录
(50篇)
1.孔子语录《论语》
2.鱼我所欲也《孟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4.曹刿论战《左传》
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6.出师表诸葛亮
7.桃花源记陶潜
8.三峡郦道元
9.马说韩愈
10.陋室铭刘禹锡
11.小石潭记柳宗元
12.岳阳楼记范仲淹
13.醉翁亭记欧阳修
14.爱莲说周敦颐
1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17.关雎(关关雎鸠)《诗经》
18.蒹葭(蒹葭苍苍)《诗经》
19.观沧海(东临碣石)曹操
20.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潜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王勃
22.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王湾
23.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王维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25.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
26.望岳(岱宗夫如何)杜甫
27.春望(国破山河在)杜甫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杜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岑参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32.观刈麦(田家少闲月)白居易
3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34.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
35.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杜牧
36.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
37.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
3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
39.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
4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
4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42.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王安石
43.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
4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45.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陆游
46.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
47.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文天祥
48.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
49.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50.己亥杂诗龚自珍
2
(14篇)
51.劝学荀子
52.逍遥游(北冥有鱼……圣人无名)庄子
53.师说韩愈
54.阿房宫赋杜牧
55.赤壁赋苏轼
56.氓《诗经》
57.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
58.蜀道难李白
59.登高杜甫
60.琵琶行白居易
61.锦瑟李商隐
6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63.念奴娇(大江东去)苏轼
64.永遇乐(千古江山)辛弃疾
7.高中必背古诗文首先,文言文阅读的要求和方法,概括地说,就是诵读、理解、背诵。
诵读、理解、背诵,诵读是核心、是关键、是文言文学习的立足点。所谓诵读,朱自清先生曾说:“诵读是一种教学过程,目的在培养学生的了解和写作能力,教学的时候先由老师范读,后由学生跟着读,再由学生练着读,有时还得背诵,除背诵以外都可以看着书。”
由此可以看出,在诵读教学中,除掉老师的范读外,学生所要作的就是“跟着读”、“练着读”、“背诵”和“看着书(读)”,换句话说,诵读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探究的学习过程。这当中,读是关键。
读,首先要听老师范读。从老师的范读中应该领悟些什么,请看梁实秋先生回忆他的老师徐锦澄先生讲课:徐先生于介绍作者之后,朗诵全文一遍,这一遍朗诵可很有意思。
……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地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的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感情,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领会到原文的意义的一半了。
好文章掷地作金石声,那也许是过于夸张,但必须可以琅琅上口,那却是真的。从这里可以看出,文章的腔调、板眼、感情、气势、抑扬顿挫以及所蕴藏着的意义,都要通过朗诵表达出来。
而学生在听老师的范读中,也正要获得对文章的这方面的最初的也是最直观的印象和认识,从而激发起自己诵读的欲望,以达到进一步“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的目的。腔调、板眼、感情、气势、抑扬顿挫以及文字所蕴藏着的意义等等,不是一下子就读得出来的,它是学生在不断地听范读、跟着读、练着读的诵读过程中逐步体会、领悟、感知得来的。
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读音正确。这是由于文言文中多生僻字,又间有通假字、多音字和破读所决定的。
一般来说,课文注释中对这一些都注明了读音,要依据注音,认真读准。这里要着重提一提“破读”的问题。
所谓“破读”,就是改变字(词)的读音以区别不同的意义或词性的一种方法。如“衣”用作名词时读yī,用作动词(穿衣)时读yì;“食”在表示吃时读shí,在表示给人吃时读sì。
不过现在有的破读音已经进入现代汉语中,一般字典也已有注明,如美好的“好”(形容词)读hǎo,爱好的“好”(动词)读hào,难易的“难”(形容词)读nán,灾难的“难”读nàn等等。而有些破读现在已不加特别区分,如叶公好龙的“叶”,旧读shè,现在可以读为yè了。
掌握破读,对辨析词性词义,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是很有必要的。第二要注意停顿。
包括句中停顿和句间停顿。能正确划分句中停顿和句间停顿,表明了对语句层次和大意的正确理解,这要在对词句含义理解的训练中,通过诵读来实现。
此外,还要注意读出语气、读出语势,等等。实际上,诵读就是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反复熟读课文,逐步加深理解,直至可以背诵的学习过程。
我们不赞成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搞繁琐的语法分析,机械的诵记名词术语,也不主张呆板的所谓字字落实、句句落实。我们主张学习文言文,要在诵读中感知,在诵读中领悟,在诵读中积累语言的素材,最后达到将文言变成自己语言习惯的一个部分。
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诵读、识记、理解是同步进行的。我们所说的对文言文的理解,主要是指对文章内容上的整体的领会、把握。
这种领会和把握应当:①着眼于全篇的内容;②着眼于文意的沟通;③着眼于文章的篇章。至于背诵,这也是由于文言文学习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字词的识记,词句含义的理解,作品思想内容的把握,都要靠熟读成诵才能做到。而且,语言文字的学习,概念和规则并不是最重要的,不是记住了规则就能说话、写作、阅读;语言学习是先实践、运用,然后理解。
因而语文学习需要背诵,而文言文的学习则更强调背诵了。能够“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主要靠背诵量的不断积累。
因此,新修订的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教学大纲,都对背诵作了量的规定。其中,小学背诵古诗词80首,初中背诵文言文20篇、古诗词50首,高中背诵古文20篇、诗词曲50首。
这样一些篇目全部诵读至背诵,烂熟于心,达到上述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不会有困难的。我们提倡阅读古典诗词和文言文,要能基本上做到当堂背诵。
背诵当然还要讲究方法。我过去曾总结过的组块性记忆法就是其中的一种。
如,意义组块:按文章意义分段组块记忆的方式;纲要组块:应用层次内容提纲组块记忆的方式;关键词句组块:通过关键词句组块来掌握文章大意、纲要,又反过来根据它们去掌握词句的识记方式;节缩句式组块:将句子节缩为短语组成组块识记单位的方式;此外,还有句群中心句组块,关联词语组块等等。限于篇幅,不展开论述。
背诵还要靠不断***、强化。丰子恺先生告诫子女读书,讲究一个“读”法。
读字的繁体笔画是22画,因此,他要求每篇诗文都须读22遍。这样就能口熟心熟,历久不忘。
过去私塾读书讲究“复背”,就是每熟读一文后,都要再把前面所学拿来复诵一次,即,读第2文,要1--2文复读,读第3文。
8. 2019高考必背古诗文篇目解释如下
目前考纲并无变化:
高中课标必背14篇
1劝学
2逍遥游
3师说
4阿房宫赋
5赤壁赋
6氓
7离骚
8蜀道难
9登高
10琵琶行
11锦瑟
12虞美人
13念奴娇·赤壁怀古
1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初中课标必背50篇
1《论语》十则
2鱼我所欲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曹刿论战
5邹忌讽齐王纳谏
6出师表
7桃花源记
8三峡
9马说
10陋室铭
11小石潭记
12岳阳楼记
13醉翁亭记
14爱莲说
15记承天寺夜游
16送东阳马生序
17关雎
18蒹葭
19观沧海
20饮酒(其五)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2次北固山下
23使至塞上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5行路难(其一)
26望岳
27春望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2观刈麦
33钱塘湖春行
34雁门太守行
35赤壁
36泊秦淮
37夜雨寄北
38无题
39相见欢
40渔家傲·秋思
41浣溪沙
42登飞来峰
43江城子·密州出猎
44水调歌头
45游山西村
46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7过零丁洋
48天净沙·秋思
49山坡羊·潼关怀古
50己亥杂诗
高中文言文诵读
1.高中文言文背诵篇目
我是天津的高三毕业生我们这届是第一年课改这是我们要背的课文你参考一下吧据我了解现在北京也是用的新课改教材背诵篇目建议必修(一)1.沁园春长沙——*** P32.兰亭集序——王羲之 P193.赤壁赋——苏轼 P22必修(二)1.氓——《诗经》 P212.离骚——屈原 P243.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P334.短歌行——曹操 P335.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P346.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P367.荆轲刺秦王(“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终已不顾”)——《战国策》 P38必修(三)1.蜀道难——李白 P452.秋兴八首(其一)——杜甫 P473.咏怀古迹(其三)——杜甫 P474.登高——杜甫 P485.锦瑟——李商隐 P526.马嵬(其二)——李商隐 P527.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P558.劝学——《荀子》 P579.过秦论(“及至始皇,…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宜 P59必修(四)1.望海潮(东南形胜)——柳永 P412.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 P423.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P434.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 P445.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P45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P467.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 P488.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P489.廉颇蔺相如列传(“既罢,…为刎颈之交)——司马迁 P69必修(五)1.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 P252.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声断衡阳之浦”)——王勃 P293.陈情表——李密 P36。
2.高中古诗文必背64篇朗诵必背古诗文目录
(50篇)
1.孔子语录《论语》
2.鱼我所欲也《孟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4.曹刿论战《左传》
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6.出师表诸葛亮
7.桃花源记陶潜
8.三峡郦道元
9.马说韩愈
10.陋室铭刘禹锡
11.小石潭记柳宗元
12.岳阳楼记范仲淹
13.醉翁亭记欧阳修
14.爱莲说周敦颐
1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17.关雎(关关雎鸠)《诗经》
18.蒹葭(蒹葭苍苍)《诗经》
19.观沧海(东临碣石)曹操
20.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潜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王勃
22.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王湾
23.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王维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25.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
26.望岳(岱宗夫如何)杜甫
27.春望(国破山河在)杜甫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杜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岑参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32.观刈麦(田家少闲月)白居易
3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34.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
35.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杜牧
36.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
37.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
3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
39.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
4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
4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42.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王安石
43.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
4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45.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陆游
46.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
47.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文天祥
48.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
49.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50.己亥杂诗龚自珍
2
(14篇)
51.劝学荀子
52.逍遥游(北冥有鱼……圣人无名)庄子
53.师说韩愈
54.阿房宫赋杜牧
55.赤壁赋苏轼
56.氓《诗经》
57.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
58.蜀道难李白
59.登高杜甫
60.琵琶行白居易
61.锦瑟李商隐
6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63.念奴娇(大江东去)苏轼
64.永遇乐(千古江山)辛弃疾
3.高中需要背诵的古文有那些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1-5)规定背诵篇目总集
总目录:
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1)
1、《沁园春•长沙》2、《雨巷》3、《再别康桥》4、《烛之武退秦师》
5、《荆轲刺秦王》(第8段)6、《记念刘和珍君》(第2、4节)
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2)
1、《诗经•氓》*2、《离骚》(节选)
3、诗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
4、《兰亭集序》5、《赤壁赋》6、《游褒禅山记》(第2、3段)
*7、《荷塘月色》(第4、5、6段)*8、《孔雀东南飞》(开头到“千万不复全”)
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3)
1、《蜀道难》2、《秋兴八首》(其一)3、《咏怀古迹》(其三)4、《登高》
*5、《琵琶行》(并序)6、《寡人之于国也》7、《劝学》8、《过秦论》(第3、4、5段)
*9、《锦瑟》*10、《马嵬》(其二)*11、《师说》
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4)
1、《念奴娇•赤壁怀古》2、《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6、《声声慢•寻寻觅觅》
7、《廉颇蔺相如列传》(后5段)
*8、《长亭送别•碧云天》*9、《望海潮•东南形胜》*10、《雨霖铃•寒蝉凄切》
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5)
1、《归去来兮辞》(并序)2、《滕王阁序》(第2、3段)3、《陈情表》
*4、《逍遥游》(诵读)
4.高中必背古诗文首先,文言文阅读的要求和方法,概括地说,就是诵读、理解、背诵。
诵读、理解、背诵,诵读是核心、是关键、是文言文学习的立足点。所谓诵读,朱自清先生曾说:“诵读是一种教学过程,目的在培养学生的了解和写作能力,教学的时候先由老师范读,后由学生跟着读,再由学生练着读,有时还得背诵,除背诵以外都可以看着书。”
由此可以看出,在诵读教学中,除掉老师的范读外,学生所要作的就是“跟着读”、“练着读”、“背诵”和“看着书(读)”,换句话说,诵读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探究的学习过程。这当中,读是关键。
读,首先要听老师范读。从老师的范读中应该领悟些什么,请看梁实秋先生回忆他的老师徐锦澄先生讲课:徐先生于介绍作者之后,朗诵全文一遍,这一遍朗诵可很有意思。
……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地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的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感情,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领会到原文的意义的一半了。
好文章掷地作金石声,那也许是过于夸张,但必须可以琅琅上口,那却是真的。从这里可以看出,文章的腔调、板眼、感情、气势、抑扬顿挫以及所蕴藏着的意义,都要通过朗诵表达出来。
而学生在听老师的范读中,也正要获得对文章的这方面的最初的也是最直观的印象和认识,从而激发起自己诵读的欲望,以达到进一步“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的目的。腔调、板眼、感情、气势、抑扬顿挫以及文字所蕴藏着的意义等等,不是一下子就读得出来的,它是学生在不断地听范读、跟着读、练着读的诵读过程中逐步体会、领悟、感知得来的。
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读音正确。这是由于文言文中多生僻字,又间有通假字、多音字和破读所决定的。
一般来说,课文注释中对这一些都注明了读音,要依据注音,认真读准。这里要着重提一提“破读”的问题。
所谓“破读”,就是改变字(词)的读音以区别不同的意义或词性的一种方法。如“衣”用作名词时读yī,用作动词(穿衣)时读yì;“食”在表示吃时读shí,在表示给人吃时读sì。
不过现在有的破读音已经进入现代汉语中,一般字典也已有注明,如美好的“好”(形容词)读hǎo,爱好的“好”(动词)读hào,难易的“难”(形容词)读nán,灾难的“难”读nàn等等。而有些破读现在已不加特别区分,如叶公好龙的“叶”,旧读shè,现在可以读为yè了。
掌握破读,对辨析词性词义,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是很有必要的。第二要注意停顿。
包括句中停顿和句间停顿。能正确划分句中停顿和句间停顿,表明了对语句层次和大意的正确理解,这要在对词句含义理解的训练中,通过诵读来实现。
此外,还要注意读出语气、读出语势,等等。实际上,诵读就是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反复熟读课文,逐步加深理解,直至可以背诵的学习过程。
我们不赞成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搞繁琐的语法分析,机械的诵记名词术语,也不主张呆板的所谓字字落实、句句落实。我们主张学习文言文,要在诵读中感知,在诵读中领悟,在诵读中积累语言的素材,最后达到将文言变成自己语言习惯的一个部分。
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诵读、识记、理解是同步进行的。我们所说的对文言文的理解,主要是指对文章内容上的整体的领会、把握。
这种领会和把握应当:①着眼于全篇的内容;②着眼于文意的沟通;③着眼于文章的篇章。至于背诵,这也是由于文言文学习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字词的识记,词句含义的理解,作品思想内容的把握,都要靠熟读成诵才能做到。而且,语言文字的学习,概念和规则并不是最重要的,不是记住了规则就能说话、写作、阅读;语言学习是先实践、运用,然后理解。
因而语文学习需要背诵,而文言文的学习则更强调背诵了。能够“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主要靠背诵量的不断积累。
因此,新修订的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教学大纲,都对背诵作了量的规定。其中,小学背诵古诗词80首,初中背诵文言文20篇、古诗词50首,高中背诵古文20篇、诗词曲50首。
这样一些篇目全部诵读至背诵,烂熟于心,达到上述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不会有困难的。我们提倡阅读古典诗词和文言文,要能基本上做到当堂背诵。
背诵当然还要讲究方法。我过去曾总结过的组块性记忆法就是其中的一种。
如,意义组块:按文章意义分段组块记忆的方式;纲要组块:应用层次内容提纲组块记忆的方式;关键词句组块:通过关键词句组块来掌握文章大意、纲要,又反过来根据它们去掌握词句的识记方式;节缩句式组块:将句子节缩为短语组成组块识记单位的方式;此外,还有句群中心句组块,关联词语组块等等。限于篇幅,不展开论述。
背诵还要靠不断***、强化。丰子恺先生告诫子女读书,讲究一个“读”法。
读字的繁体笔画是22画,因此,他要求每篇诗文都须读22遍。这样就能口熟心熟,历久不忘。
过去私塾读书讲究“复背”,就是每熟读一文后,都要再把前面所学拿来复诵一次,即,读第2文,要1--2文复读,读第3文。
换教材了高三还能复读吗
可以的。
普通高中新、旧教材的知识点最大的变化是在编排体例、内容顺序上,或者对知识点进行了整合。整体知识变化不大。比如英语,在单元准备环节等环节有调整,目的在于创设主题语境,充分激活单元知识,拓展学生的主题知识,旨在围绕主题意义,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其思维能力。
其实变更材料是稳中求变,并没有同学们想象中有多难,只是内容有增减。所以大家也不用担心,就算采用新教材,难度不会差别太大。
关于高三复读语文必背篇目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