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体育学院公办还是民办? 上海体育学院附属体校是公办还是民办学校
发布时间:2024-12-02 00:21:16来源:中职中专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上海体育学院公办还是民办?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上海体育学院公办还是民办?以及上海体育学院附属体校是公办还是民办学校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西安体育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学校
选择专业是人生一大选择,如何选择前景好的专业呢?其实,选择专业最重要的是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如果你对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有足够的了解,就可以选择相对合适的专业。同时,还要考虑就业市场的需求,选择一个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才能有更好的就业前景。
西安体育学院性质公办
西安体育学院概况西安体育学院创建于1954年,坐落在古城西安小雁塔西侧,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六所体育院校之一。原隶属国家体育总局,现为陕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体育总局共建院校。
学院现有校本部和沣峪口两个校区,占地面积485亩;教职工776人,专任教师497人,其中教授61人;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教师277人。学院面向全国和港、澳、台地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201人,硕士研究生694人。学校设有体育教育系、运动训练系、武术系、社会体育与休闲体育系、健康科学系、体育传媒系、体育艺术系、体育经济与体育管理系、研究生部、思政部、继续教育与职业技术学院等11个系(院、部)和1所附属竞技体育学校。学院坚持以体为本,文、理、经、管、教、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设有18个本科专业,其中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表演专业、应用心理学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拥有体育学和心理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和体育教育训练学等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现为全国首批体育专业硕士学位教育试点单位,并经教育部批准与上海体育学院合作培养博士研究生。体育学(一级学科)是陕西省重点学科。学院拥有一流的教学训练场馆,并设有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中心、新闻实验中心、语音实验中心、计算机实验中心;图书馆是西北地区体育科学文献信息中心,总藏书61万余册。校园网设备先进,贯通两个校区。学院在科学研究、应用开发研究及体育科技攻关等方面成绩突出,先后承担了第25届至30届奥运科技攻关和科技服务项目,承担了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124项,获省部级奖30多项。
学院设有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中国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国家跆拳道训练基地、国家健美操训练基地、国家柔道中高级教练员培训中心、中国地掷球培训中心、国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西北地区田径高水平人才培训中心、陕西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同时还设有体质测试中心及田径、足球、篮球、武术、乒乓球、地掷球、健美操、艺术体操、跆拳道、棋牌等业余训练培训中心和俱乐部,形成了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并举的教育、科研、训练格局。迄今在国际和国内重大体育比赛中共获金牌268枚。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上海体育学院附属体校是公办还是民办学校
大学生面临着选择专业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如果选错了专业,将来就会面临很多难题。因此,在选择专业时,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前景好的专业进行对比。选择专业时,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前景好的专业进行对比。如果你对某一专业感兴趣,并且前景也很好,那么就选择这个专业吧。
上海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育学校公办还是民办?答:公办
上海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育学校简介:上海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育学校成立于1980年,是一所全日制三集中的中等体育专业学校。2004、2008、2012、2016年连续四个奥运周期被国家体育总局认定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学校占地面积45623.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41075平方米,目前学校的训练、教学、生活等各方面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现有教职工44人,其中教练员20人(奥运项目教练16人,非奥项目教练4人)、文化课教师10人,本周期开展了摔跤、跆拳道、拳击、击剑、田径、橄榄球、柔道等七个奥运项目,以及非奥武术项目(武术套路和武术散打),2021年在训人数304人(其中奥运项目在训人数226人,非奥项目80人)。培养了奥运选手盛泽田、邹市明、胡建关等(曾获得奥运会金牌2枚、铜牌4枚)和亚运选手高淑英(曾8次打破亚洲女子撑杆跳高记录)。近年来,学校坚持“亦读亦训”办学方针,坚持教学、训练、科研“三结合”办学模式,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输送和高水平运动员培养取得丰硕成果,现已成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连续四个奥运周期)和上海市体育局和上海体育学院共建的“运动项目训练中心”。
学校在教学、训练和生活等方面设施配备齐全,配备行政办公区、教学楼、专业训练场馆、宿舍楼、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体能训练室、体质测试中心(共享)、康复治疗室、实验室、食堂、浴室等教学、训练和生活设施。
本周期我校取得了较好的大赛成绩。东京奥运会我校有刘潇倩、谷瑶瑶、王子杰、胡建关、李芷萱五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王子杰获得奥运会男子重剑团体第四名;刘潇倩、谷瑶瑶获得女子橄榄球第七名;胡建关、李芷萱入选奥运资格。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山东体育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一、山东体育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山东体育学院是一所公办高校,该校是一所涵盖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6大学科门类,是山东省唯一的体育高等学府。
二、山东体育学院简介学校建有济南(校本部)和日照两个校区,总占地2060亩,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各类训练场馆16.41万平方米。有1个山东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2个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专项实验室,1个山东省高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立项建设实验室,各类仪器设备总值超亿元。图书馆是山东省最大的体育文献信息资料中心,馆藏图书(含电子图书)160.37万册。
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1万多人,其中本科生8356人、硕士研究生360人、中专生1800人。设有20个本科专业,跨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6大学科门类;有12个教学机构,其中国家足球学院和国家篮球学院是国内唯一省部共建的以足球、篮球为特色的应用型国家级专项运动学院。有5个二级学科和3个体育专业硕士学位培养领域,与武汉理工大学和上海体育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是全国首批体育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和体育学硕士一级学科授予权单位,是山东省2017-2022年博士授权立项建设单位。现有1个国家级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教育实践基地,2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培育立项建设专业(群),1个“泰山学者”设岗学科,1个山东省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个山东省体育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山东省教学示范中心,6个山东省特色专业,11门山东省精品课程,1个山东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此外,还建有一所附属中学(山东省体育实验中学)。
现有教职工681人,专任教师452人,其中教授42人、副教授129人、高级教练26人、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16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3人,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全国中小学体育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山东省优秀研究生导师4人,山东省教学团队2个,山东省高等学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1个;术科师资队伍中,国际健将5人,国家健将43人,一级31人,国际级裁判6人,国家级裁判23人,山东省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协会)的40余名国家级教练员为兼职教师,其中20人为硕士研究生导师。
近三年承担国社科8项、国自然2项、国家部委科研课题27项,省科研课题51项;省部级科研奖励4项、厅局级科研奖励21项;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含核心期刊论文190余篇;出版专著13部,发明专利11项。《山东体育学院学报》是中文体育核心期刊和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山东体育科技》是山东省优秀期刊。建有国家体育总局科学健身示范区(筹)、“一带一路”国家体育文化研究中心、全国幼儿体育发展研究中心、山东省科学健身指导中心、山东省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山东省互联网+体育科技协同创新孵化基地、山东省老年人运动与健康研究中心、山东省省直机关职工体质健康管理指导中心、山东省体育发展政策研究中心、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中心、山东省体育史志办公室、齐鲁体育文化遗产博物馆(齐鲁体育文化研究中心)、山东省校园足球发展研究中心暨训练总营、山东省体疗戒毒研究中心等40多个体育科技服务创新研发和人才培养平台。
学校共获得10枚奥运金牌、30枚奥运奖牌,其中在里约奥运会上,张梦雪(2009级毕业生)获女子10米气手枪金牌、杨方旭(2013级在校生)获女排金牌、李晓霞(知名校友)获乒乓球女子团体金牌。2018年雅加达亚会会,有50名学生和校友参赛,勇夺11金8银5铜。此外,近三年还在其他全国以上各类赛事获得218金301银336铜。
60年来,学校共培养了4万多名优秀毕业生,其中包括安家杰、巩晓彬、尹延勤等知名教练员,奚爱华、李晓霞、周璐璐、张成龙、张梦雪、杨方旭、孙一文等优秀运动员,原空军副司令员景学勤中将,著名武术表演艺术家于承惠、于海等,为体育事业蓬勃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进步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在在******扬帆远航、腾飞逐梦之际,学校以为指引,秉承“坚卓竞远”“严勤创实”的校训校风,践行“对接需求、协同创新、集聚特色”的发展理念,以与山东经济社会互动融合、与体育事业核心业务互动融合为主要路径,深化产学研政协同创新,持续推进特色一流学科专业建设,完善制度机制和资源配置保障,全面提升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建设国际知名、国内著名、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专业体育院校而努力奋斗!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