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学院公办还是民办? 铜仁学院是公办吗 是公办还是民办

导航

大学分析 > 招生问答 >

铜仁学院公办还是民办? 铜仁学院是公办吗 是公办还是民办

发布时间:2025-01-04 14:43:58来源:中职中专

铜仁学院公办还是民办? 铜仁学院是公办吗 是公办还是民办

其实铜仁学院公办还是民办?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铜仁学院是公办吗 是公办还是民办,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铜仁学院公办还是民办?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铜仁学院在哪个区

一、铜仁学院在哪个区铜仁学院是在铜仁市碧江区,具体地址在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川硐教育园区,该校是一所省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

二、铜仁学院简介

铜仁学院坐落于“中国西部名城”——贵州省铜仁市,其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20年的明德学校(1920-1951)。此后历经贵州省铜仁师范学校(1951-1978)、铜仁师范专科学校(1978-1992)、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92-2006)等历史时期。其间,铜仁地区教育学院(原铜仁地区进修学校)、贵州省铜仁民族师范(原铜仁县师范)、铜仁地区林业教育培训中心以及铜仁地区苗圃场先后并入。学校于2006年升格为本科院校,2013年顺利通过了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5年整体搬迁至川硐教育园区,实现了“一校一址”办学目标,并跻身于贵州省首批向应用型转型发展省级试点高校行列。2016年,增补为贵州省“十二五”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并跻身全国100所应用型高校项目建设学校行列。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及省级文明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等。

学校占地面积910余亩,建筑面积33.9万平方米。实验实训中心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5亿元。馆藏纸质图书92万册,电子图书283.3万册。设有10个专业学院,1个研究生院,1个继续教育学院,1个特色学院(乌江学院)。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9525人,专科生871人,预科生525人,留学生405人;现有教职工967人,其中,专任教师56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14人,硕士学位教师392人,教授(含二级、三级教授)106人,副教授318人,“双师双能型”教师320人。教师中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级千创人才1人,国家863计划首席专家1人,贵州省核心专家1人,省管专家2人,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5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1人,贵州省十百千人才9人,省高校创新团队10个,铜仁市市管专家10人,省内外高校专、兼职硕士生导师52人。

学校建有省级区域一流建设培育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支持学科2个,院士工作站及分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省级大学科技园1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高校特色重点实验室3个,省高校工程中心3个,省高校产学研基地5个,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1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0个,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1个,省人文示范基地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十大创新团队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专业技术基地1个,省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1个,市人文社科示范基地1个。建有梵净民族文化研究院、梵净生态研究院、梵净教育研究院等校级科研机构5个。

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级课题39项,省部级课题320项,委托课题280项,获得科研经费1.24亿元。公开发表核心以上论文1064篇,其中在SCI、SSCI、CSSCI上发表论文279篇。获得授权专利392项,出版专著126部。2016年、201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13项,资助总经费347万元,连续两年排名全省地方本科高校前列。2016年有1项成果获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实现了我校国家级科研成果奖零的突破;我校在近三届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选共有10项成果获奖;2017年又突破了1项省科技进步奖零纪录;在十一届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有11项成果获奖,名列市州高校第一,超过铜仁市历年奖项之和;在市科学技术奖和市哲学社会科学奖评选,有58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有10项。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发展思路,注重国际交流合作。先后与200余家行业、企业签署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形成了“校政企协同、产学研一体”的新型利益共同体,先后与50余所国(境)外大学和教育机构实施多元化合作交流。特别是与柬埔寨共建的“柬埔寨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成为了我省与柬埔寨国家教育部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唯一高校。

时至今日,学校已形成了个性丰盈、特色鲜明的“明德·致用”“铜仁需求·国家标准”“依托梵净·服务发展”“苦心励志·追求卓越”四大核心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质量不断跃升,先后涌现出荣获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和中国五四青年奖章的学生张蕾、国家红十字会“爱心大使”和贵州省“感动校园十大人物”称号的教师李怡净以及“全国优秀学生干部”王时江等一大批优秀师生,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当前,铜仁学院正根据“上水平,出特色”的总体要求,按照“山”字型人才培养模式,坚定不移地走“小而精”的内涵发展之路,昂首阔步朝着全面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劈波斩浪,奋勇前行!

铜仁学院王牌专业比较好的特色专业名单

铜仁学院邮编附地址和介绍

铜仁学院教务处登录入口

铜仁学院在哪里

铜仁学院教务处电话

铜仁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铜仁学院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铜仁学院有几个校区

铜仁学院专业排名,招生专业目录(10篇)

铜仁学院录取结果查询什么时候出来,附查询时间网址入口

铜仁学院是公办吗 是公办还是民办

一、铜仁学院是公办吗铜仁学院是一所公办高校,该校位于贵州省铜仁市,是一所省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建设院校、贵州省十二五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贵州省首批向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高校。

二、铜仁学院简介

铜仁学院位于“中国西部名城”——贵州省铜仁市,坐落于梵净山麓、锦江河畔的川硐教育园区,泱泱校园,宏丽庄重,气象万千,是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建设高校、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获奖高校、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建设院校、贵州省“十二五”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贵州省首批向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和全国及省级文明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在“软科2019中国最好大学”排行榜中,学校排名520位,名列贵州综合性本科高校第六、市州本科高校第一。百年薪火相传,砥砺奋进,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数万人才,涌现出了一大批学术精英、行业翘楚、党政干部、教学名师,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办学起源于1920年创办的明德学校,几经传承演进,2006年升格为全日制本科院校。2010年通过学士学位授予单位评估;2013年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5年整体搬迁至川硐教育园区,实现了“一校一址”办学目标,开启了学校转型跨越发展的崭新篇章。

百年筚路蓝缕,弦歌不绝,铸就了“明德·致用”的校训,培育了“苦心励志·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凝练了“铜仁需求·国家标准”“依托梵净·服务发展”的办学理念和“依托山区·服务地方”的办学特色,确立了“小而精”的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形成了以区域一流(培育)学科教育学为引领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学校占地910亩,建筑面积33.9万平方米,实验实训中心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5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99.2万册,电子图书283.3万册。

学校现有10个学院,2个特色学院——乌江学院(校政协同办学示范学院)和田秋写作学院(专攻写作与沟通的特色学院),1个研究生院,1个继续教育学院。有33个本科招生专业,涵盖教育学、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农学等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本科生7938人,预科生527人,留学生668人(其中,学历生259人,语言生409人)。联合培养了全日制研究生133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1007人,其中,专任教师530人,博士146人,硕士337人;正高级职称131人(二级教授2人,三级教授7人);“双师双能型”教师329人;硕士生导师79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国家863计划首席专家1人;贵州省核心专家1人,省管专家2人,省级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6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2人,贵州省“千”层次人才9人,贵州省千人创新创业人才1人,贵州省青年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1人;铜仁市市管专家6人;省级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2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2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管理团队1个。

学校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着力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格品质健全、专业知识坚实、技术技能较强,具有智慧灵性和国际视野及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三年来,学校承担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40项、国家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73项、省级126项;有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农村区域发展)、国家级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1个(视觉传达设计);贵州省区域一流培育专业1个(园林)、贵州省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4个、贵州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贵州省特色专业2个;建有贵州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辅导员工作室(黔黔辅导员工作室)1个。

学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现有贵州省区域一流培育学科1个(教育学)、省级重点建设(含支持)学科7个;建有院士工作站及分站各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贵州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1个、贵州省大学科技园1个、省级科普示范基地1个、省级人文社科示范基地1个、贵州省高校特色重点实验室3个、贵州省高校工程中心3个、贵州省高校产学研基地5个、贵州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1个、省级专业技术基地1个、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1个,市人文社科示范基地1个和梵净教育研究院、梵净民族文化研究院、梵净生态研究院、铜仁学院中老(老挝)研究中心等校级科研机构5个。三年来,学校获得科研总经费15990.6万元;承担各级各类课题1000多项,其中,国家级课题28项、省部级课题188项;发表学术论文2498篇,其中,在SCI、SSCI、CSSCI上发表论文170篇;获得授权专利733项,出版专著136部、教材70部;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励26项,其中,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7项,贵州省科技进步奖5项。

学校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和校政企合作,组建了产教融合创新发展联盟,与德江、沿河和大龙经济开发区、大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县、区政府建立了校地合作关系,与铜仁市委宣传部、铜仁市食药监局、铜仁市大数据管理局和达内集团、威顿化工、红星锰业、华丰农投等200余家行政事业单位及企业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开展了有效的项目合作,形成了“引社会服务之水,灌人才培养之田”的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融合模式,人才培养质量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战略,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现有来自泰国、俄罗斯、蒙古、印度尼西亚等16个国家的国际学生668名。三年来,先后与80余所国(境)外大学和教育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派出了300余人次学生、90人次教师赴国(境)外大学交流学习;与柬埔寨共建的“柬埔寨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是贵州省与柬埔寨国家教育部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唯一高校。

学校一贯重视校风和学风建设,坚持用涵育人,注重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明德印记”思政工作体系,锤炼“厚重·灵性·担当”的大山品格,人才培养质量不断跃升。材料与化学研究团队党支部入选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创建单位;先后涌现出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和中国五四青年奖章的学生张蕾,国家红十字会“爱心大使”和贵州省“感动校园十大人物”称号的教师李怡净,贵州最美警嫂、铜城仁者田仁碧,“全国优秀学生干部”王时江,明德学生最高奖获得者、不顾伤痛勇救伤者的90后女孩何林霞等一批明德楷模,彰显了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望未来,铜仁学院将以“办好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主线,以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为行动纲领,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黔东,面向全省,辐射武陵,坚定不移推进内涵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为早日把学校全面建设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铜仁学院在哪里

铜仁学院教务处电话

铜仁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铜仁学院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铜仁学院有几个校区

铜仁学院专业排名,招生专业目录(10篇)

铜仁学院录取结果查询什么时候出来,附查询时间网址入口

铜仁学院招生办电话

铜仁学院有哪些专业附特色重点专业名单

铜仁学院是几本师资评价怎么样;

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公办还是民办

一、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公办还是民办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公办高校,该校是有着100余年的悠久办学历史、是省重点师范学校,是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的高等专科学校。

二、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简介

。1919年,思南师范学校在“为仁书院”旧址上创建,这就是学校的前身。近百年来,学校9易校名,5迁校址,但薪火相传,文脉相承,学校将艰苦创业的作风、教育兴邦的追求,凝炼成“献身教育,回报山乡”的学校精神,烛照着一代代师生在教育战线上奋斗终生。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为黔东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教育人才,先后9次荣获中央部委表彰,连续四届被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评为“红旗文明单位”“双合格学校”,被誉为“云贵高原一颗璀璨的明珠”。

2012年8月,学校抓住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机遇,从思南县城整体搬迁至铜仁市教育园区;同年12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报教育部备案,升格组建为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了凤凰涅槃。

从千里画廊的乌江之滨,到钟灵毓秀的锦江河畔,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崭新的面貌,彰显出蓬勃的生机与无限的活力。

在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学校精心谋划,强化顶层设计,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确立了“建设特色鲜明、贵州一流、全国知名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发展目标,“立足铜仁,面向贵州,辐射武陵”的服务方向,“立德树人,育人为本,知行合一,终身学习”的办学理念,实施“专业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依法治校”的发展战略。

学校师资雄厚,办学规模逐年扩大。现有教职工389人,其中,高中级职称人员占专任教师队伍的56%,硕士学位以上专任教师占46%。设有学前教育、初等教育、艺术与体育教育、外语与旅游、继续教育五个系十个专业,其中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为品牌专业,艺术与体育教育为特色专业,面向贵州、重庆、湖南、湖北、四川、广西等省招生,现有大专、中职在校学生9100余人。

学校办学条件逐步完善。规划占地面积1000亩,拥有教学楼、艺术楼、图书馆、田径场、篮球场、学生公寓等各类设施。如今,校园内楼房错落,芳草如茵;花榭亭台,交相辉映,已打造为黔东及武陵山片区学前教育及初等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任务”的科学理念,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蓬勃发展,探索创建了“3456”立体德育教育模式,以魅力、激情、和谐“三个幼专”建设为基础,以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四有好老师”为主线,传承黔东红色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生态文化、廉政文化“四种文化”,打造健康、爱心、文明、智慧、责任“五有阳光青年”,培育学生“六项自觉”管理,为校风学风建设注入了先进性的内涵,全面提升了学生人文素养、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与职业能力。

学校大力推进科研兴校,积极开展国家级、省级课题项目科研。教师已参与编写国家、省级教材教参166种,出版专著7本,荣获国家及省级论文奖50多人次,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作品1200余篇。

学校立足铜仁,拓展视野,已与泰国斯巴顿大学、台湾朝阳科技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建立了学生交流合作关系;与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学院建立了“2+2”专升本及学历提升工程合作模式;与铜仁学院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共享该校教育教学资源;与碧江、思南、万山、松桃、沿河等区县中职学校建立了“2+3”联合办学合作机制;与铜仁市各大型幼儿园组建了“幼教共同体(集团)”,为在校学生和武陵山区幼儿教师、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学校领办有铜仁市旅游学校,为当地社会培养应用型旅游专业人才。

学校重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及体育教育,定期举办一年一度的“武陵之春·魅力幼专”文化艺术节、“武陵金秋·激情幼专”体育节和“书香校园”等活动,凸显学校文化艺术及体育教育的特色,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学校艺术团和运动队在国家、省市举办的各种比赛中屡获佳绩,树立了良好形象,形成了特色品牌,为学校的未来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

好了,关于铜仁学院公办还是民办?和铜仁学院是公办吗 是公办还是民办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相关文章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