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招生代码

导航

大学分析 > 招生问答 >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招生代码

发布时间:2024-12-13 18:00:50来源:中职中专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招生代码

今天给各位分享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招生代码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复旦大学招生代码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复旦大学招生代码

复旦大学招生代码是10246。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复旦“二字由创始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先生选定,选自《尚书大传-处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

复旦大学(Fudan University),位于直辖市上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国家首批“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前身是1905年创办的复旦公学,是中国最早由民间自主创办的高等学校之一。1952年院系调整后,学校成为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2000年,复旦大学与前身为1927年创办的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的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复旦大学。

截至2020年4月,学校有邯郸校区、枫林校区、江湾校区、张江校区四个校区,占地面积约243.9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24.11万平方米;有直属院(系)35个,附属医院17家(其中4家筹建)。

复旦大学的学科涵盖了文学、法律、经济、教育、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新闻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其中大部分学科属于国家一流学科。拥有一流的师资力量,包括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7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学校还拥有汪道涵图书馆、数学科学研究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著名机构。

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校风:文明、健康、团结、奋发。学风:刻苦、严谨、求实、创新。

复旦大学就业前景

1、就业稳定:由于复旦大学拥有雄厚的学术实力和学科优势,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较强。另外,学校荣誉称号较多,如国家助学金项目、特奖;上海市政府学业奖学金等。

2、行业广泛:复旦大学的优势学科包含了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这意味着毕业生在行业方向上有着广泛的选择,可以涉猎多个行业并有望获得成功。

3、就业范围广泛:复旦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范围涵盖了金融、咨询、科技、文化、教育、法律等多个行业和领域。

4、高薪就业:由于该校学科实力较强,部分领域毕业生就业时可获得相对较高的起薪。

复旦大学专业代码

院校代码:10246。

复旦大学校名取自《尚书大传》之“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始创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1917年定名为复旦大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上海医科大学前身是1927年创办的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

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目前,学校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2017年,学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确立了27个“双一流”建设学科,是一所世界知名、国内顶尖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目前,复旦大学有直属院(系)35个,附属医院18家(其中4家筹建)。学校设有本科专业79个,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3个(含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5个。

在校普通本、专科生13991人,研究生22232人(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大陆港澳台生),学历留学生2946人。

师资力量:

在校教学科研人员3139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含双聘)51人,文科杰出教授1人,文科资深教授1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18人,国家各类重要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301人次。

以上参考:复旦大学官网——复旦简介

上海复旦大学代码

上海复旦大学代码是10246。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信息可知,上海复旦大学的原始标识码为4131010246,通常默认取后5位10246为学校代码。

每个学校的代码在高考和考研时经常会用到,用于区分不同学校和不同招生类型,所以不同学校甚至同一学校不同校区代码也不相同的。

高考以省份为单位进行报名和录取,学校代码由各省市教育考试院负责编排,复旦大学在全国的招生代码并不一定都是10246,实际要以考生所在省市教育考试院公布信息为准。

研究生考试是在“研招网”统一报名,并由复旦大学研究生院负责录取,学校代码没有重新编排,默认用的就是10246,如有异同,请以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公布信息为准。

复旦大学简介:

复旦大学校名取自《尚书大传》之“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始创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1917年定名为复旦大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上海医科大学前身是1927年创办的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

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目前,学校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交叉学科等12个学科门类;2021年,学校20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比首轮增加3个入选学科。

目前,复旦大学有直属院35个,附属医院18家。学校设有本科专业80个,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7个。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59人,文科杰出教授1人,文科资深教授15人,获得各类国家级人才计划661人,占师资队伍比重近20%。

以上数据来自大学生必备网。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2023录取分数线

2023年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录取分数线是537分,学校介绍如下:

一、学校简介: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位于上海市徐汇区,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托管,是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高校,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创始成员。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始建于1927年,创立时名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是中国创办的第一所国立大学医学院,1932年独立为国立上海医学院,1952年更名为上海第一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上海医科大学,2000年上海医科大学和复旦大学合并办学,组建成为新的复旦大学。

据2022年4月学院官网数据,学院开设10个本科专业,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专业博士学位授予类别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类别6个,有专任教师713人,专职科研人员153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

二、合作交流:

据2022年4月学院官网数据,学院与境外47所院校开展了短期境外交流项目,合作院校遍布加拿大、美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英国、德国、奥地利等。

学校开设多个面向外国留学生招生的本科硕士和博士专业,其中以2008年开设的MBBS全英语授课临床医学六年制本科专业为特色,该项目是中国国内顶尖高校中最早开设全英文授课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的高校之一,在读医科专业外国留学生共300余人。

...医学专业的招生和复旦本部将用两个招生代码,

复旦总算是搞懂了,本部和医学统一录取线对医学发展和招生是很不利的。

两个招生代码各自设置自己的录取分数线,其实就是效仿北大和上海交大的模式,北大本部和医学部是分开设录取线,交大本部和医学院也率先施行这一模式,现在证明这一模式非常成功,医学院招得到适合自己的考生,报考医学的考生也不会对高门槛望而却步。

理解上不难,医学院依然只是一院系,从属于复旦,学籍仍是复旦,只是考分要求上不同而已,考分不绝对意味能力高低,医学院和本部学生都平等的。北大和上海交大这方面就做得很好,是很好的榜样了。只不过,复旦歧视风比较严重,不能保证拷贝不走样。

复旦院校代码

复旦大学学校代码是10246。

在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校信息中,复旦大学的原始标识码为4131010246,默认取后5位10246为学校代码。

拓展资料:

1、学校代码说明

学校代码在高考和考研时经常会用到,用于区分不同学校和不同招生类型,所以不同学校甚至同一学校不同校区代码也不相同。

高考以省份为单位进行报名和录取,学校代码由各省市教育考试院负责编排,复旦大学在全国的招生代码并不一定都是10246,实际要以考生所在省市教育考试院公布信息为准。

研究生考试是在"研招网"统一报名,并由复旦大学研究生院负责录取,学校代码没有重新编排,默认用的就是10246,如有异同,请以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公布信息为准。

2、复旦大学简介

复旦大学,简称“复旦”,位于直辖市上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高校,由教育部与上海市重点共建。是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

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

是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九校联盟(C9)、全球大学高研院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长三角高校智库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成员,是一所国内顶尖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复旦大学前身是1905年创办的复旦公学,是中国最早由民间自主创办的高等学校之一。上海医科大学前身是1927年创办的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国立高等医科院校。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复旦大学。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文章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