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学校的特色

导航

职校新闻 > 招生问答 >

职高学校的特色

发布时间:2024-12-21 07:47:48来源:中职中专

职高学校的特色 良好的口碑可以把学校推到学生家长面前,就像蒲公英的种子,飘到家长面前。但而,面对成千上万的种子,如何让父母关注你的小种子是一门学问,需要学校的努力。
事实上,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脱颖而出,让父母不注意你都难。要想脱颖而出,就需要与众不同,与他人不同,作为学校,那就是特色。

那么到底需要什么特点呢?根据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职能,主要分为四个特点。无论哪一个做到极致,这四个特点都会让学校熠熠生辉,成为最闪亮的星。


第一,专业特色,重点展示特色符号,最好做成特色文化
中等职业教育的核心是专业教育,要想在众多专业教育中脱颖而出,自然需要在特色二字上下功夫。

专业特色,简单来说就是别人没有我有,人有我更的势,优势不断放大,外人不熟悉的技术以文化传承的形式展传播,形成学校独特的文化符号,瞬间吸引学生和家长的注意力,吸引他们进一步了解。要实现文化这一步,我们需要探索专业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将专业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文化教育+专业教育模式,而不是简单的技术学习。


二、升学特色,如何像高中一样来。

没有人能比得上高中。无论是高中教育模式,教育成果都达到了顶峰。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如果要加强升学特色,我建议加强两个方面:


一是组织专门的高分升学班,冲刺本科,为学校打品牌,创门面。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来说,提到升学,进入本科大学绝对需要大书特书。所以要组织专门的升学班冲刺本科,甚至985,211。而且对于本科升学,不能局限于对口升学。对于艺术和体育专业的学生,建议参加普通高考。因为这两类专业的学生和普通高中生差距最小,也是最容易突破的点。其他专业的学生尽量去对口深造。根据专业情况,取胜最方便的方式是学校需要为学生把握的方向。


二是加强普通班级升学教育,提高整体升学质量。

总的来说,提高普通学生的入学率,提高普通学生进入高质量大学的入学率是关键。事实上,许多家长并不太关注毕业生最好的学校,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别人的孩子,他们的孩子可以上大学。因此,要牢牢把握家长的心理,提高全体学生的入学质量。这就需要专门的入学教育安排,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复习计划,尤其是平衡入学与实习的关系。由于普通学生更多地参加高职院校的单一招生,学校需要密切掌握多年来高质量高职院校的入学考试,这可能需要一些关系,让学生的复习有针对性,有助于提高整体入学率。升学最大的亮点无疑是光荣榜。我觉得中等职业学校的光荣榜可以比高中多一个内容,那就是招生成绩。让更多的家长通过对比这个榜单的数据有更直观的感受。自己的孩子,二三百分的成绩也可以考上高质量的高职,自己的孩子三四百分的成绩,也可以考上本科。有了这样直观生动的对比,我相信会让更多的家长心动。总之,只要能让更多的孩子进入省内优质高职甚至本科,对普通家长最有吸引力。


三,比赛特点,成绩转化比成绩本身更重要。 竞赛是各中等职业学校非常重视的教育教学内容。各学校和地区对比赛的奖励也很丰厚。如何利用竞争来宣传和吸引家长?我认为除了获得更高的成绩,更重要的是成绩转化带来的普通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获得感。竞赛教育属于精英教育,学校投入数百万,仅用于几个人的教育,严重不符合职业教育的初衷。竞赛项目基本都是项目化设置。学校可以根据竞赛内容设置项目课程,并将其引入普通学生课程。只有将先进的设备、技术和科学的项目设置引入学生中,才能最大限度地转化竞争成果,全面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获得感。有了更多学生的参与,有助于提高学校的声誉,实现学生和家长学习技术的初衷。


四、就业特点,校企合作是关键。

虽然就业教育受到升学的影响,已经萎缩。但职业教育毕竟是就业教育,最终还是要通过就业来检验教育成果。因此,良好的就业效果是学校是否有吸引力的重要因素。许多家长在咨询专业时,都会随便问,这个专业的就业情况如何?这与学校的声誉和实力无关,而是纯粹的行业未来发展咨询。这就要求学校在选择专业时要睁大眼睛,选择就业前景好的专业。许多学校都有这样的基本概念,设置专业,必须设置朝阳专业,这样的专业有良好的未来前景,学生就业值得期待;不能选择黄昏专业,这样的专业正在下降,学生毕业后容易失业。另外,要想做好就业,创造特色,一定不能缺少校企合作。只有专业对口的校企合作才能让就业特色熠熠生辉。当其他学校的实习培训还在电子工厂或装配线上时,你是一家专业合作、合作细致、课程贴近实际生产的大型企业。如何防止家长另眼相看?

如果你想做好就业工作,那么做好校企合作,不要为了短期利益做校企合作,不要利用学生资源做校企合作,这些都损害了学校的声誉。学校应与合作企业一起寻求合作点,真正开发课程培训学生,共同分享人才培训成果,而不是短期人力资源效应。这是就业特色建设的关键。


特色发展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至于发展的特点,根据学校情况,因地制宜。但无论发展什么特点,都不能忽视脚踏实地教育的初衷。任何机会主义和技能套路都只能是短期行为,不能长久。教育是长期的,需要持续的投资,考验时间和良心。

相关文章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