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厌学问题是在中学时期就养成的吗?真
发布时间:2025-01-06 14:14:51来源:未知
网友一:
一、是功利性的教育所致。从幼儿园“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经过九年义务教育考个“好高中”,再到三年高中拼命追逐“大学梦”,孩子除了“好好学”,就是“拼命学”,一旦进入大学校园,孩子就误认为到达了终点,终于可以松口气了,产生:大学,大学,大概学学就行了的思想。
二、是理想教育缺失所致。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父母、老师的灌输,孩子从小学开始,就把考入一所好大学作为自己的唯一的终极目标。对自己将来长大干什么从来不考虑,对自己的人生也从来不思考。进入大学校园后,就会更加的迷茫,从而导致学习失去动力,厌学也就成为必然。
网友二:
众所周知,到了大学的时候,学习环境相对轻松,这和高中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比起来,可以说是一下子解放的感觉。但是,突然的轻松,会让孩子突然不知所措;没有了以往家长和老师的监督,孩子的自由度大大提高,再加上容易受到周边人的影响,孩子很容易就会陷入到一种懒散的状态中去。
大学的学习,不同于中学的学习。大学里的知识,相对来说集中在某一个领域,大学的老师只是带领你入门的人,想要在这个领域里面深挖到底,追寻这个领域更高的境界,最根本的还是需要学生自己去探索。
而高中阶段每一天的生活基本是被老师和家长安排好的,没有多余的娱乐时间,学习也是填鸭式的学习,目标也很单纯,那就是考一个好大学而努力拔高自己的分数。但是到了大学,突然没有了目标,加上不正确的学习方法,孩子很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
网友三:
导致学生厌学问题出现的原因有很多,而中学教育也只能是其中一种。厌学的出现,不仅是中学教育的原因,也有学生自身的问题。首先来说中学教育,中学时期,为了激励学生好好学习,为了考试,考上大学而努力,老师总会说:“你们要好好学,现在苦一点,上大学就轻松了”。从而给学生灌输了一种大学就是去“享受”生活了。这就使学生上了大学后慢慢松懈下来,随后慢慢变成厌学。
国目前的基础教育还处在应试教育阶段,考试分数和升学率极大地束缚了教师和学生的心灵。学生为了考试而读书,为了升学而煎熬,长期的疲劳得不到缓解,压抑的能量无处释放。而大学不同于高中的管理模式,使学生在上课之余,拥有高中较多的自由时间,供学生自己掌握和支配。被督促和束缚惯了的学生一进入大学校门,便不知所措,一片茫然,有一种失落感。放松心理的产生是学生由中学到大学后,不能将高中时的升学目标转变为学习中的求知目标,身在大学却找不到大学的一种必然表现,同时也是高中学习的紧张压力,在大学中的延缓反应,而厌学行为则是其表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