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确有专长资格考试经验分享
发布时间:2024-12-24来源:未知
第一次听说中医确有专长考试,是从网上搜索到八角藤教育,家人鼓励大家去考试。当时还懵懵懂懂的,没有想着真去考,下面是本人中医确有专长资格考试经验分享
积极报名
后来一直关注相关消息,终于我们省开始报名,我也动心了,毕竟学习了这么多年中医,而且在二哥指导下一直实践着,想试试。看了报名规则: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跟师满五年,需要有公正过的跟师协议,这种比较难;另一种是实践满五年,第二条符合,耶,就它了!
接着又有一只拦路虎:需要副主任以上职称的中医师推荐,这个推荐是要担责的,而且我也没有认识的老中医,到哪去找呀?情急之下,在网上搜索,找到附近一家确有专长考试培训机构,电话咨询后要求面谈。去了之后,告诉我可以在他们这报名学习,配备学院的中医教材,每月上四天课,其他时间自学,学费两万多。推荐中医师他们可以帮忙找,需付每位中医师五千元的推荐费。啧啧,这花费可不小啊,当时就打消了念头。
巧遇贵人
还是有些不甘心,突然想到,我同学不是在中医院上班嘛! 连忙联系,他答应帮我试试,后来证明他就是我的贵人,顺利帮我找到了推荐医师。但是过了几天,同学说因为我不是医学专业,那位医师很谨慎,希望见我一面,行啊,当时就约定好时间。
见面后医生询问了很多问题,问我在哪学的,专长是什么。当我说专长是“伤寒论”时,医生的眼睛都瞪大了,匆忙问我是在哪里学的,既惊奇又佩服,结果整整聊了一个下午加一个晚餐,还说我很厉害,说得我都不好意思了。看得出这位医生也是非常热爱中医的,顺便给他推荐了二哥的微博,他竟然说知道宝鸡的二哥,然后很高兴的做了我的推荐老师,真是遇到贵人了。感觉中医大夫都有真性情。一高兴就许愿说考过了再请他吃大餐。
报名成功
报名成功后,接着就开始备考。我报的是阳明病,幸运的是,二哥这时正好在至真中医群里串讲伤寒论。二哥把人的身体比作一个国家,外邪相当于来袭的外敌,这时候国家根据内部物资丰富与否出现两种战况。在这两种之外,还有因误判军情使战事复杂的,外敌一步一步入侵,战场也在转移,这时候仲景的作战计划也在不停调整。麻黄汤症被误用了桂枝汤会出现哪种情况,如何应对?身体本来就虚弱或有基础病的人得了太阳病怎么治?心下只是胃吗?若被庸医误治后该怎么治呢?
印象最深的是小柴胡汤,以前看书上讲小柴胡汤是和法,二哥说明明是清三焦之热,正邪在三焦交战,因为三焦范围大所以处处抵抗,身体也大量缺少津液,用生姜大枣人参补充能量,黄芩清三焦相火,半夏调和三焦经气的升降。这才是真正的小柴胡汤!二哥用了大量形象的比喻来讲解伤寒论,使原本生涩难懂的伤寒论被慢慢地揭开了面纱。跟着二哥每天学习伤寒论,背诵伤寒论的条文也不觉得难了,真如二哥说的,伤寒论看懂了就是逻辑中医。那是最烧脑也是最充实的一段日子。
备考中每一天都很充实,有进步!为了应付考试,还买了一套中医教材,但是读不进去。感觉《中医基础理论》很多内容源于内经,但比内经的可读性差远了,为学院中医学子不值,为什么不直接学内经呢?教材内容比二哥讲的深度也差远了。一个阴阳讲了互根性、互用性、对立性、制约性,二哥说过,阴阳只要记一点:所至为阳,所出为阴,简单明了。读中基真的挺折磨人的,没有在群里学习时那种“原来是这样”处处惊喜的感觉,但为了考试,只能硬着头皮学习、记笔记。
积极备考
网上搜索了中药的一些知识,包括药性、四气五味、归经、作用及用法,一点点背着。同时,二哥也在讲百草,他将威灵仙比作二郎神,记忆深刻,香附子可以让人开心,桃仁靠行气以行血...... 他给每味药一个精准的描述,俗称——戴帽子。二哥不仅讲伤寒中的药,还讲伤寒外的药。二哥说,药是武器,当你明白医理时,武器只是工具,不必固步自封,兵器越多越顺手。幸亏提前了解了药性,背诵考试资料时似曾相识,没有念天书的感觉。
在学习中发现二哥的针灸课程和针灸教材简直是天壤之别,体会到了二哥说的中医教材失去灵魂的感觉。考前二哥主动跟我联系了一次,为了顺利通过,给了我中医院校考试试卷让做完,让我像参加高考一样去刷题,用一周时间连续刷《中医基础》、《中药学》、《方剂学》、《诊断学》的题目,感觉并不那么困难,可能是对中医的概念和描述方法已经习惯成自然了,当中医群串子的好处这下体现出来了。但我还是放弃了针灸学的试题,感觉题目太别扭了,真如二哥说的,考的是等身寸瞄准穴位打靶和穴症对应,不学了。
考试现场
因为考试要现场辨认中药,认的中药也是自己报名时报备的中药。我跑药店买了七十多种中药,每种十克单包,包装纸上注明药名。学习累了就坐客厅认药,茶几上摊开一堆药,认一个拿起来核对药名。有把握的就单独收起来,放一边。下次认没掌握的药,时不时再闻一闻、尝一尝。直到所有药都熟知了。
到了考试那天,很是紧张。前一天晚上还在宾馆里背药性、背十八反。进了候考室,里面白茫茫一片,不是红楼梦,是候考的医生全部穿着白大褂,戴的白帽子。看到这个场景,愣了一下,有点魔幻。找到空位,为了缓解紧张,我又临时抱佛脚,捂住耳朵背药性。时不时紧张:会不会问到温病的内容?会不会问到伤寒论三阴篇的内容?如果答不出来冷场了怎么办?这时候想到二哥教的静心方法:双手在小腹前成抱球状,将这个虚拟球推拉挤压着,不一会就哈欠连连,也放松了。
对答如流
到我名字,坐到候考区,排队进入考区。考区一片森严,不许考生交流,有工作人员引领。进了考室,里面有三个考官。两侧的考官比较温和,对面的主考官面色凝重,目光威严。先是我陈述医学渊源和医学综述,如实禀述。主考官拿着我写的医案提问。调胃承气方的组方、白虎汤的组方,用药有没有毒药,怎么保证半夏、附子的用药安全,都比较简单。左侧的考官问三个承气汤的用法区别、五苓散在什么时候用。
我回答调胃承气汤清泻胃热,大承气汤攻大肠燥屎,小承气汤介于两者之间。五苓散用于三焦有热,水被阻住停留时,考官连连点头。右侧考官问了一道中基题:什么是津什么是液。我回答一般认为津是质地比较清稀且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并能渗入血脉之内,起滋润作用的,液是指质地比较浓稠,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起濡养作用的。主考官看难不住我,问了一道难题,当时就蒙了。后来问二哥,二哥说是金匮要略的内容,超范围了。出考场后碰到明天考试的同学,她们说根据这两天她们对考生的打探,考官一看难不到考生就会超范围出题。
考试完成
答辩完,自我感觉良好,接下来是辨认中药。在电脑上随机抽取六种药,抽取范围还是在自己报备的药内。进了考室,两个考官都很严肃,旁边放着计时器,考官讲完注意事项就摁下了计时器。我不由得紧张起来。
考官提问我抽取的六种药名称、药性,医案里的茵陈蒿汤、白虎加人参汤的组方,接着又问了什么药和甘草反,我开始背十八反口诀,一紧张怎么也背不出。凭印象说了甘遂、芫花,正想继续背,老师打断我。继续提问:水蛭一般用几克?哪些人不能用?(孕妇)五灵脂应该怎么煎?(包起来煎)附子呢?怎么解附子毒?(蜂蜜水或绿豆水)旋覆花怎么煎?……问题像刀子般密集地迎面而来,我有点应接不暇,虽然答得还可以,但那种氛围和答辩完全不同,很压抑。出了考场,一身轻松。这种考试经历一次就行了,太磨人了!
接下来的一天是笔试考试,连续的紧张导致笔试的时候已经有点麻木了,心想只要不出问答题,答个七七八八也没什么问题,已经走到今天了,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入考场前和周围的同学聊天,得知她为了考试通过,还在外面报了培训班,花了九千多。像我这样没报任何辅导班只是跟着二哥学习的估计不多。答题过程异乎寻常的顺利,少数几个题目不太确定,考完后自觉还行,但还是忐忑不安,不知命运给出什么结果。
揭榜时刻
一个月后揭榜的时刻来临,哈哈,榜上有名,我当时就开心地跳起来了,难道国家这就允许我当医生了吗?想想好像在做梦一样,最初了解中医只是想照顾一下家人,让娃少打吊针,后来跟二哥走着走着怎么就变成这样了?难道就是二哥反复说的,中医能够改变命运线?而且在学习群里我属于认真和打酱油之间的水平,《内经》只是偶尔翻翻,群里那么多人发言时我多数时间只能听着,感觉大家好厉害,偶然的一次决定就有了这么多的意料之外。本来不抱希望的老公也为我的成绩高兴,很开心,他说要请所有人大吃一顿,一顿不够就两顿。
感恩二哥!没有二哥的指导这场考试根本就过不了,感恩我的推荐老师,能为我仗义执言让我顺利参加了考试。
八角藤点评:
考试的故事虽已讲完,但是我知道生活中的故事远比作者描述更复杂,头绪更多。中医改变了这位群友的生活线路,当一个人真正融入自己民族所属的文化传统中,生命景象和轨迹就会发生奇妙的改变。通过至真中医,很多人找回了自己丢失的内心、童年、还有亲情。非常庆幸,我是一个又一个故事的节段性见证者。